肌酐水解酶的诱导表达及分离纯化文献综述

 2023-02-14 19:16:56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肌酐水解酶(creatininease, creatinine amidohydrolase, EC 3.5.2.10)是肌酐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肌酐水解酶可以联合肌酸水解酶(EC 3.5 3.3)和肌氨酸氧化酶(EC 1.5.3.1)将肌酐分解为肌酸、甲醛和过氧化氢[1]。

肌酐水解酶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酶制剂存在,可以用于检测血清中肌酐含量,用来诊断肾脏功能的健康程度[2-4],因此它的活性、纯度等性能对检测具有重要的影响。

肌酐的含量检测已经成为临床常规的检测项目,但是国内因原酶提取技术不成熟、临床需酶量大、诱导物价格昂贵等因素使得酶促检测法的推广收到延滞[5,6]。

普遍采用的化学检测法因其特异性差、易受样品干扰而使得检测结果不准确[7]。

肌酐(Creatinine)又名甲基胍基乙酸内酰胺,属于胍类化合物,它是严重损伤肾功能的第二大毒素[8],目前还是临床上检测肾功能状态时,最常用最准确的标准之一。

此外,肌酐作为肾脏功能性障碍及尿毒症患者血液中仅次于尿素氮的第二大毒素[8],其含量的积累对红细胞有一定的损害[9]。

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

血肌酐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并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

在人体内的标准血肌酐范围:男54~106 mu;moI/L,女44~97 mu;mol/L,小儿24.9~69.7 mu;mol/L,尿肌酐:8.4~13.25 mmol/24h尿或 40mg/dl到130 mg/dl,超过此正常范围则说明肾脏出现了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