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IL23R-Fc融合蛋白抑制EAE模型鼠体内相关细胞因子ELISA检测文献综述

 2023-01-31 23:01:15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背景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xpermi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亦称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mienta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 EAE)是一种以细胞免疫为主,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通过特异性致敏的CD4 T细胞介导, 以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血管周围出现单个核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为特征, 是人类多发性硬化(MS)的理想动物模型。[1]在其发病机理及病情演化中,由细胞因子构成的免疫网络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EAE模型制备

EAE 是实验动物通过神经组织( 其中的某些成分) 或病毒诱导产生的[2-4]。EAE 的诱导有主动诱导法和被动诱导法两种。不同的免疫方法, 可影响抗原递呈, 激发不同的免疫反应, 这不但影响EAE的发生率, 还可影响其发展与转归。通常采用主动诱导法制备EAE模型, 将抗原与佐剂的混合乳剂直接注射至动物体内, 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 诱导EAE的产生。抗原注射部位的不同,可影响EAE 的发生率、伏期、死亡率及复发率。常用的注射部位有脚垫、颈部及背部( 皮下、皮内、肌肉) 、腹腔和尾静脉, 其中以皮下多点注射及脚垫注射的发病率最高, 而颈部注射则有较高的复发率。因多次注射易引发免疫耐受, 现在多采用单次注射抗原法。

EAE 的被动转移实验是研究其发病机制的最直接证据, 也是研究EAE 的治疗及预防措施的良好模型。将抗原激活的PLP特异性T细胞转输给同一品系的正常大鼠或小鼠, 也可引起EAE[5] 。MBP特异性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MS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T细胞必须先在外周活化, 通过血管内皮细胞进入CNS才能致病。

2.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Th17被认为是除Th1、Th2之外的第三类效应T细胞,和自身免疫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是一种炎症细胞,介导炎症反应,主要分泌特异性的效应因子IL-17,IL-22等,其中IL-17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能够募集及活化中性粒细胞并且还能够通过诱导其他炎症因子,如IL-6,TNF-alpha;以及趋化因子诸如MIP-1,MIP-2等的表达,介导炎症细胞在病灶部位聚生并造成组织损伤[6]

  Th17细胞不适当的激活与人类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过量的Th17细胞会引发严重的自体免疫疾病,比如多发性硬化症等。在一项对MS病人脑部病变组织的研究中发现,与静止病灶处相比,活动性病灶处的IL- 17 T 细胞及IL- 17数量明显增加[7]。用IL- 17 病毒样颗粒结合体免疫小鼠后,在其体内产生高水平的抗IL- 17 抗体,使EAE 的发病率得到了降低,病情得到了缓解[8]。在MS 病人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比正常人分泌更多的IL- 23,而IL- 12 的分泌量却相当。在体内阻断Th17细胞的分化、扩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可预防、延缓或阻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了解Th17在自体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对治疗自体免疫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3. IL23与Th17细胞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