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背景和意义分选酶(Sortase)是在革兰氏阳性菌中广泛表达的一类拥有相似结构和活性的酶,能催化转肽反应,因决定了细菌表面蛋白分选到细菌细胞壁不同部位,故称为分选酶。
Sortase依据结构相似性和底物特异性的不同可分为四类(Sortase A-D)。
其中Sortase A(即SrtA),能识别表面蛋白C端LPXTG序列,催化它与甘氨酸五肽发生转肽反应,从而将细菌表面蛋白连接到肽聚糖双糖亚单位上,最后通过青霉素结合蛋白的转肽反应,将表面蛋白锚定在细菌细胞壁上。
反应过程中,Sortase A的催化口袋TLXTC的活性位点Cys能攻击表面蛋白LPXTG序列苏氨酸与甘氨酸间的肽键,形成乙酰-酶中间体,而后甘氨酸五肽N端游离的氨基作为亲核试剂攻击硫酯键,将表面蛋白C端苏氨酸残基连接到甘氨酸五肽氨基端,完成转肽反应。
作为Sortase A 底物的表面蛋白主要来自MSCRAMM家族,有研究表明该类蛋白决定了细菌的毒力。
目前国内外对Sortase A 的研究主要为两方面:1. 以革兰氏阳性菌广泛表达的Sortase A 为药物靶点,筛选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菌表面蛋白的分选过程,在不影响细菌存活能力的前提下,降低细菌毒力。
这一方法有望解决目前临床普遍存在的耐药菌问题;2. 利用Sortase A 的转肽酶活性,将其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纯化、标记、修饰、固定等领域。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antigbody -drug conjugates)包含三部分:抗体,小分子毒药物和偶联键,利用抗体的选择性将具有高效杀细胞活性的小分子药物靶向递送至癌灶,以抑制肿瘤生长。
ADCs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于连接工艺,一方面偶联键需要足够稳定,以保证ADCs在随血液循环、到达靶点前不会断裂导致小分子细胞毒药物的释放,减小药物脱靶毒性,另一方面在ADCs到达癌症病灶并被癌细胞内吞后,偶联键能够在特定情形下迅速断裂释放小分子药物以有效杀伤癌细胞。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