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选题背景海洋绿藻是各种促进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的宝贵来源。
石莼属绿藻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为石莼属绿藻多糖(ulvan).石莼属绿藻多糖是位于绿藻细胞壁上的一类酸性多糖,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主要由硫酸化的鼠李糖、糖醛酸和木糖组成;其可通过调节细胞信号传导功能而发挥多种生物功能[1]。
石莼多糖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众多的生物活性而适合于生物应用。
石莼多糖及其降解得到的寡糖在医疗、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促进对石莼多糖裂解酶这一石莼多糖利用工具的开发,对石莼多糖裂解酶的底物组成,来源分类,序列及进化关系,酶学性质及作用模式,蛋白结构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求对后续石莼多糖裂解酶研究者提供帮助[2],现对石莼多糖裂解酶资源的发掘,主要是从海生生物肠道环境共生菌及一些海洋菌中获得。
目前,石莼作为绿藻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藻资源开发中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重视。
因此,为更方便高效利用石莼多糖资源,开发利用石莼多糖裂解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应用前景在之前关于石莼多糖裂解酶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并无酶重组表达,纯化,酶法研究,故在石莼多糖裂解酶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与分析,完成石莼多糖裂解酶的制备与性质分析,完成石莼多糖裂解酶底物降解模式与产物分析。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石莼多糖裂解酶原核表达方法比较比较不同原核表达载体和受体重组转化表达石莼多糖裂解酶基因的效果。
将人工合成的石莼多糖裂解酶基因片段分别酶切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Ⅰ质粒和pET-28a( )质粒,得到重组质粒pColdⅠ-859和pET-28a( )-859(859代表石莼多糖裂解酶基因),经双酶切测序鉴定后,分别将质粒pColdⅠ-859转入大肠杆菌RP(DE3)感受态细胞,质粒pET-28a( )-859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LysS中表达。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