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类营养素对妊娠期妇女的影响摘要通过三种膳食模式来对妊娠期妇女进行该干预,以研究膳食中钙对妊娠妇女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得选择合适的膳食干预模式。
本文对实验方案、膳食钙为何不能满足需求,钙营养素对妊娠妇女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影响钙吸收的限制因素,以及如何科学补钙等做综述。
关键字妊娠营养素钙 钙干预正文 我国居民膳食的主要特点就是以植物性为主,在整个膳食结构中,谷类、薯类和蔬菜占主导,而动物性的肉类和奶、豆类的摄入量普遍偏低,根据2002年卫生部的对全国六类地区人民的膳食结构、营养、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的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结果中显示,我国居民普遍钙摄入不足,从膳食中摄入的钙每人每天为389mg,城市439mg,农村370mg[1],而中国膳食指南[2]建议正常人的钙摄入量在800~1000mg,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有意识得多摄入牛奶等含钙量高的食物,但整个膳食模式是低钙的,距离推荐摄入量还远远不够,所以需要适当补充一些钙剂。
钙是人体无机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仅次于氢、氧、碳、氮,健康成人体内含钙总量约1200~1300g,钙还是细胞和血液中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99%的钙存在在骨骼和牙齿中,组成了人体的支架,成为机体内钙的贮存库,另外的1%以游离或结合的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间隙和血液中,统称钙池和骨骼钙保持着动态平衡。
[3-4] 妊娠期特别是中末期,胎儿的四肢开始快速的生长,对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妈妈每天有30g的钙通过胎盘转运给宝宝,直接导致了妈妈的钙营养不良,再者,由于妊娠期特有的生理变化会抑制妈妈对钙的吸收,妊娠期妈妈的血容量增加,基数的增加导致了血钙的浓度降低,而且妊娠期肾小球率过滤的增加导致了尿钙的排泄增加,进一步造成了钙的流失,孕期雌激素的上升抑制了妈妈对钙的吸收,这样的多种原因结合在一起,非常容易导致妈妈的钙缺乏。
[5]所以妈妈在这个时候对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若此时没有得到及时的钙质补充,,则会引起手足抽搐和痉挛等,妊娠期的钙代谢紊乱可能还会引发孕妇妊高症,尿蛋白,水肿,甚至昏迷抽出等子痫症状,严重缺乏者的可能会推迟钙、磷在骨骼中的储存 ,导致骨质软化、骨质疏松。
孕期妈妈的骨质软化会直接影响到宝宝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孕妇骨矿物质缺乏虽不至于致骨畸形 ,但会引起骨折, 特别是承受体重的骨骼, 如骨盆和足部的骨骼。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