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
据《中国药典》记载: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 Jeffrey]是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葫芦科(Cucurbitaceac)罗汉果属植物的果实,学名是“光果木鳖”,别名拉江果、假苦瓜,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及药用植物,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方[3]。罗汉果果实性凉、味甘、无毒、归肺、大肠经,具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4]。近几年药理研究显示,罗汉果也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保肝、增强免疫、抗疲劳、耐缺氧、耐高温、抑菌等新功效[5]。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把罗汉果归于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中。近几年的研究证实,罗汉果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6]。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是一种微量、快速并且简便的色谱法,是平面色谱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7]。薄层色谱法是利用各组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在流动相流过固定相的过程中,连续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Rf值是薄层色谱法中最基本的定性参数,比移值Rf=原点到斑点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19],通常Rf值应在在0.2~0.8之间,最好能在0.3~0.5之间。根据样品比移值(Rf)与对照品比移值(Rf)相比较,可用于药品的鉴别、杂质的检查或含量的测定等。硅胶柱层析也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8]。原理与薄层色谱法相似,常用于纯物质的制备分离,有以下五个方面:①物质结构的鉴定;②生物及毒理试验;③珍贵及难以通过其他方法获得单一组分的物质的工业级生产;④高纯度物质的制备分离;⑤高分子物质的吸附分离。
综上所述,本课题在实验室前期对罗汉果抑菌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罗汉果的抑菌粗提物进行萃取分离、纯化以及有效成分的初步分析,旨在确定具有抗菌活性的有效成分,为开发基于罗汉果资源的新型天然防腐剂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分离并纯化罗汉果果实粗提物中的抑菌物质,并对其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的进行测定。
意义:对罗汉果果实粗提物的分离纯化和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的测定有利于提高罗汉果的抑菌特性的研究[1],为开发基于罗汉果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奠定理论基础。
三、实验设计方案
3.1罗汉果粗提物的制备
罗汉果烘干粉碎后,过60目筛,备用。精确称量50.000 g罗汉果粉末,按料液比1:8加入400 mL无水乙醇,室温下超声辅助提取1 h后,50 ℃回流浸提3.5 h,然后在4000 r/min下离心10 min,上清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5 mL(即10 g/mL),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成浸膏状,干燥保存,备用。
3.2最佳萃取部位的分离纯化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