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罗汉果,学名“光果木鳖”(Momordica grosvenoriiSwingle),为葫芦科罗汉果属多年生攀援藤本植物罗汉果的干燥果实,性凉、味甘、无毒,归肺、大肠经,有润肺止咳、凉血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付盛贤等,2011;贾红林等,2011)。广西永福、临桂两县为罗汉果的栽培起源中心,在我国民间已有300多年的药用历史(白先达等,2009),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入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1]
防腐剂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防腐剂和化学合成防腐剂两大类。长期研究表明,化学合成防腐剂存在致癌性、致畸性和易引起食物中毒等问题。[2]
近年来,经过许多科学家多年的精心研究,现已开发了许多种天然防腐剂,并且发现天然防腐剂不但对人体健康无害,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是今后开发的方向。[3]
天然防腐剂多是来自于植物、 动物、 微生物等的提取物或分泌物, 由于受到原料以及提取成本的限制, 尤其是动物防腐剂如鱼精蛋白等价格一般是合成防腐剂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因此积极寻找原料丰富、 提取工艺简单、抑菌效果更好的天然、 卫生、 安全的防腐剂是天然防腐剂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4]
天然食品防腐剂也是今后防腐剂市场的主要方向。但天然食品防腐剂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抗菌谱研究不够深刻,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的明确。[5]
通过对上述罗汉果文献的计量分析可知,罗汉果研究方向偏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近年来罗汉果文献量逐年增加,说明对罗汉果的研究日趋重视[9]。目前,对于罗汉果粗提液防腐机理的研究还相对空白。本课题运用SDS-PAGE、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酶标仪、试剂盒方法、流式细胞仪、扫描电镜法等方法进行实验,针对罗汉果粗提液通过对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细胞膜的完整性、菌体细胞壁以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的测定,初步探索罗汉果粗提液的防腐机理。[11]
二、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论文初步探索了罗汉果粗提液对易导致食品腐败的微生物的生长及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为开发基于罗汉果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奠定基础。
三、实验设计方案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