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硝柳胺纳米晶体的制备与表征文献综述

 2022-12-27 11:54:08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实验背景

氯硝柳胺(Niclosamide,简称Nic) 化学名称为5,2rsquo;-二氯-4rsquo;-硝基水杨酰苯胺。是一种淡黄色粉末,无味,不溶于水,溶于热醇,氯仿,醚。对螺类的杀灭效果很好。但对水性动物的毒性大。氯硝柳胺是一种杀螺剂,还对血吸虫尾蚴也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经常用于绦虫病的治疗,可抑制绦虫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杀灭其头颈关节;可杀灭猪肉绦虫、牛肉绦虫和鱼绦虫。氯硝柳胺在中英两国均已作为药物使用,但其分析方法均采用滴定法[1,2],化学滴定方法不仅操作复杂,专一性差,而且不能同时分析氯硝胺及其有关物质5-氯水杨酸和邻氯对硝基苯胺[3]。为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是-种快速、简便、可行的分析方法,可用于氯硝柳胺的含量测定及其有关物质的检测。

晶体学特性: 氯硝柳胺在溶液中形成晶体时,羟基和溶剂中的氧原子能相互作用并且NH-OH键可以将晶体稳定在同-一个平面上。氯硝柳胺在水中形成晶体的成核过程是随机的.其脱水转化为无水晶体的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不同溶剂溶液中形成的晶型不同,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晶型可以互相转化。无水氯硝柳胺在聚乙烯砒咯烷酮为溶剂的溶液中迅速转变为一水合物,而在丙二醇为溶剂时转变速率较慢,四乙二醇为溶剂时转变速率最慢[4]。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晶型的脱水过程是因为其三维立体结构改变,所以需要更高的温度[5,6]。丙酮为溶剂得到的晶体在100C时即可发生脱水作用.但从乙酸乙嘴得到的晶体要在140 C以上才能发生脱水作用。氯硝柳胺不同晶型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也不同,无水晶体溶解性最高、稳定性低,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晶体溶解性低、稳定性高。

纳米晶体:纳米晶体药物也称纳米混悬剂或称纳米晶体混悬液,是指药物通过聚合物或者表面活性剂稳定后,而形成的亚微米胶体分散体,即利用某些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或者二者联用作为稳定剂,将微米级药物经物理加工,粒径减小到纳米级,并可依靠立体保护或者电荷保护来维持药物稳定性[7],可用于口服、静注、肺部、经皮和眼部等给药途径制剂。超细粉体又称为超微粉体,通常是指粒径在10mu;m以下的粉体,根据粒径分纳米粉体、亚微米粉体、微米粉体3类。当固形物质粉碎至纳米尺寸时,该粉体理化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广义上讲.纳米晶体应属于超细粉体的范畴,有文献中将制得的纳米晶体药物也称为超微粉体[8],但在制备过程中如未加稳定剂的纳米级超微粉体,纳米颗粒应不属于纳米晶体药物的范畴[9]。氯硝柳胺是不溶于水,为了改善它的难溶性成分溶解度并提高生物利用度,因此深入研究氯硝柳胺的性质,特点和剂型,理解其是如何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对我们更好的应用氯硝柳胺而言显得尤为重。

  1. 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氯硝柳胺的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它不仅是一种杀螺剂,还具有对血吸虫尾蚴也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但氯硝柳胺的低溶解性及低生物利用度是限制其制备成片剂并发挥药效的主要原因。本课题将选用合适的辅料,机器,通过一系列工艺和观察,制备出氯硝柳胺纳米晶体(混悬剂),解决使用困难问题,提高更好的杀螺效果并理解它的表征。

三、实验内容

1.制备方法

反溶剂法:称取原辅料。将(Niclosamide, Nic) 溶于乙醇中,称取处方量稳定剂溶于去离子水;在磁搅拌下将有机相缓慢滴加至水相中,旋蒸除去有机溶剂,高压均质,得到氯硝柳胺纳米晶体(Niclosamide nanocrystals, Nic-NCs)。

2.处方筛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