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DNA经转录翻译后得到的前体蛋白通常是无活性的,需要通过翻译后修饰,才能成为具有功能的成熟蛋白。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泛素化等,是细胞蛋白质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其中泛素化是一种常见的翻译后修饰,其机理是在蛋白质翻译后,泛素分子结合到靶蛋白上,形成多聚泛素链,这个多聚泛素链的靶蛋白可以被26S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1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是一种新发现的泛素样分子,也参与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但是不介导靶蛋白的蛋白酶体降解,而是可逆地修饰靶蛋白,从而参与靶蛋白的定位和功能的调节,这是一个可逆的、动态的过程,大多数目标蛋白的SUMO化位点位于与Psi;K x E或Psi;KxE/D(Psi;为脂肪族残基,K是通常为Lys,E/D通常为Asp或Glu,x为任何氨基酸)序列一致的基序中,在这个过程中,修饰的蛋白质可以被SUMO特异性蛋白酶(sentrin/SUMO-specific proteases,SENPs)去SUMO化,同时SUMO与蛋白质的可逆连接是由与泛素化途径的酶类似的酶控制的,但一般不会引发蛋白质的蛋白酶体降解。2随着许多SUMO化蛋白的鉴定,SUMO化蛋白已被证明在细胞生长、细胞应激反应、DNA修复、肿瘤发生和先天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SUMO修饰的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SUMO化修饰是大多数真核细胞生存所必需的的翻译后修饰形式,在芽殖酵母中有1个SUMO化基因,但却有8个与其相关的旁系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SUMO蛋白有SUMO-1、SUMO-2、SUMO-3和SUMO-4四种亚型,其中SUMO-2与SUMO-3的同源性达95%,二者之间仅存在3个N端残基的差异,目前还无法从功能上区分它们,但它们与SUMO-1的同源性仅为45%左右,但SUMO-1和SUMO-2/3仍具有非常相似的三维结构。SUMO-4是四种成分中特征最不明显的亚型,它的表达仅限于肾脏、脾脏和淋巴结。SUMO蛋白的四种成分的分工各不相同。首先,大多数靶蛋白在体内都是由SUMO-1独家修饰的,靶蛋白与SUMO-1结合修饰占主导地位,其他一些靶蛋白则与SUMO-2/3结合,或与所有SUMO结合。上边已经提到SUMO对细胞的应激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热休克、DNA损伤和氧化应激等。在哺乳动物细胞中,SUMO-1和SUMO-2/3具有不同的动力学响应。例如,在HeLa细胞中,SUMO-1在SUMO化和去SUMO化之间的动力学转变比SUMO-2和SUMO-3的动力学修饰反应需要更多的时间。
蛋白质SUMO化过程涉及多步酶级联反应。3首先,SUMO前体蛋白被特异性蛋白酶(sentrin-specific proteases,SENPs)裂解,暴露出羧基末端的两个甘氨酸残基。随后,在ATP的催化下,SUMO E1酶上的Cys173残基与SUMO末端的酰基间生成SUMO-SUMO E1硫酯,然后转移到SUMO结合酶E2(SUMO E2,也称为Ubc9)中,再次形成硫酯。接着,SUMO连接酶E3(SUMO E3)使SUMO E2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趋于稳定,并在目标蛋白质内的SUMO C-末端和赖氨酸之间产生一个肽键。SUMO E2单独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介导底物与SUMO蛋白间共价结合。4一般来说,SENPs、SUMO E1、SUMO E2和SUMO E3是4种关键酶,它们依次对底物蛋白的氨基酸残基进行切割、活化、转移和连接。
SUMO化过程相关酶含量在各种癌症中升高,故可作为癌症检测的生物标记物,考虑到蛋白质SUMO化修饰在调节癌症进展中多种生物学功能方面的重要意义,许多针对蛋白质SUMO化途径的小分子抑制剂被发展成为潜在的临床抗癌治疗方法。研究表明,蛋白质SUMO化和去SUMO化修饰的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与SUMO化相关的酶通常在各种癌症中升高,作为癌症生物标记物,与患者的不良反应相关。最近,许多研究表明SUMO E1激活酶(SAE1和SAE2的异二聚体)、SUMO E2结合酶或SUMO E3连接酶在多种癌症中的表达有所增强。SUMO E2在腺癌和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上调,在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癌细胞中PIAS3(proteinensp;inhibitorensp;ofensp;activatedensp;STAT,一种能够激活STAT转录活性的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此外,SUMO化对肿瘤干细胞的维持和自我更新至关重要,SUMO激活酶E1或SUMO结合酶E2的下调能够抑制结直肠癌干细胞的维持和自噬,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蛋白质的SUMO化修饰除了与癌症进程相关,还与其他生理状态息息相关,例如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先天免疫等等,值得一提的是,SUMO化修饰还涉及大量病毒的复制,包括通过直接修改病毒蛋白或通过修改涉及抗病毒防御的细胞蛋白。6
尽管诸多生理变化涉及到SUMO化修饰过程,但判断其修饰的检测仍有许多挑战,主要原因是由于SUMO修饰蛋白的丰度较低。现主要采取这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检测,这些检测侧重于对底物蛋白上现有的SUMO特异性位点采取严格的算法,有的甚至考虑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疏水性,这些生物信息学预测通常需要实验数据的进一步验证。
由于蛋白质SUMO化和去SUMO化修饰的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所以针对SUMO化途径寻找设计抑制剂至关重要,然而,针对该通路的有效且选择性的抑制剂现在报道的并不多。这里列举几种:上边提到的SENPs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包括6个成员:SENP1、SENP2、SENP3、SENP5、SENP6和SENP7,在这些成员中,SENP1的含量在各种癌症中广泛增加,SENP2的含量在膀胱癌和肝细胞癌中减少,SENP3 SENP5的含量在神经母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胃癌,口腔鳞状细胞癌和乳腺癌中增加。2-(4-氯苯基)2-氧乙基4-苯甲酰胺苯甲酸酯和1-[4-(N-苄基氨基)苯基]-3-苯基脲都是目前发现的小分子SENP1抑制剂7。SENP1抑制剂不仅是通过化学合成设计的,还能够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如从草药中提取的雷公藤内酯醇,从苦瓜中提取的苦瓜甙,从地肤子中提取的地肤子皂苷等。其中地肤子皂苷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可改变SENP1的热稳定性,减弱蛋白酶对SENP1的降解作用,形成对肿瘤的抑制作用。8除此之外,化合物1,2,5-噁二唑是有效的SENP2抑制剂。一些天然产物,包括银杏酸、达维地因是有效的选择性SUMO E1靶向抑制剂,它们通过阻止SUMO E1中间体的形成来产生抑制作用,但是这些天然SUMO E1抑制剂中的大多数在微摩尔浓度下才起抑制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限制,人们开发了其他合成的SAE抑制剂,如COH000,COH000结合与一个不同于活性位点的隐秘口袋,该位点被完全掩盖在SUMO E1结构中,并且COH000与SUMO E1的结合伴随着结构的变化,该变化将酶完全锁定在一种非活性构象中。再如ML-792。ML-792是基于SUMO激活酶(SAE)的抑制剂。9SUMO化修饰改变了靶蛋白的分子表面,这种改变可影响靶蛋白的活性和细胞定位,ML-792选择性地阻断SAE酶活性和SUMO化修饰进程,从而降低癌细胞增殖。ML-792的类似物TAK-981,目前正在进行关于头颈癌、淋巴癌以及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一期临床实验。这也是目前唯一进入临床的SUMO抑制剂。另外,2′,3′,4′三羟基黄酮,spectomycin B1等都是有效的SUMO E2抑制剂。10而有效的SUMO-E3抑制剂还没有开发出来。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SUMO化相关酶作为癌症生物标记物,含量有所变化,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因此,本课题将针对SUMO化途径设计与合成小分子抑制剂,并评价其生物学活性。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