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是目前医药界的一大难题,其原因之一是抗肿瘤药物都具有很高的毒副作用。
为了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药物靶向性输送到肿瘤组织(即动靶向)和降低毒副作用,人们把药物连接到大分子载体上,主要包括一些水溶的聚合物、脂质体、微囊和自组装纳米粒 。
顺铂[CDDP]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但在体内很快和蛋白结合而失效,且铂半衰期很长,体内毒性大,存在肾毒性、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和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因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
研究表明,顺铂在组织中的浓度高低与其抗癌作用及毒副作用一致。
目前已有将顺铂与gamma;-聚谷氨酸结合的给药系统,但是研究发现,聚谷氨酸药物载体虽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结构明确、易于修饰、良好的缓释和控释性能、被动靶向性等优点,也存在如下缺点:线性单氨基酸组成的药物载体,往往由于活性基团排列过于紧密,造成药物载量偏低,gamma;-PGA-CDDP复合物中,CDDP的载药量仅为14.6%。
当高剂量药物治疗时,载体的投入量很大,存在潜在的毒副作用;同时,单氨基酸聚合物材料进入生物体内后,由于降解位点单一,降解和吸收的速度较慢,易造成聚合物在生物体内的累积;另外,聚谷氨酸在体内代谢过程中,通常被降解成谷氨酸小分子,并通过谷氨酸转氨酶转变成谷氨酞胺,而谷氨酞胺是神经递质的前体分子,高剂量聚谷氨酸的使用有可能会引起神经递质前体分子在体内的累积,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本研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半衰期长、毒性低、载药量大、载体用量小、具有靶向性和缓释效果的适用于水溶性抗肿瘤药物的给药系统.在原有的gamma;-聚谷氨酸顺铂给药系统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酞胺化反应,制备聚谷氨酸-柠檬酸(gamma;-PGA-CA)复合物药物载体并研究了该复合物的性质和功能,证明了该复合物中的活性基团显著增多,药物载量大大提高。
因此新型载体 gamma;-PGA-CA可有效地用作 CDDP 的载体,能够改善其缺点并赋予其新的特点,所制得的 gamma;-PGA-CA-CDDP 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课题准备先合成gamma;-聚谷氨酸-顺铂复合物,然后通过测定其体外释放率、药效、体内毒性来证明该新型给药系统在治疗肿瘤上的优势。
同时也将对该合成路线中所可能产生的杂质进行检测来建立其质量标准。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