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处方设计文献综述

 2023-01-13 18:12:32

一.选题的科学背景双丙戊酸钠系广谱抗癫痫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对动物的药理研究发现其对各种癫痫的实验模型(全身性和部分性)均有抗惊厥作用。

同样双丙戊酸钠被发现对人的各种类型癫痫发作有抑制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脑中gamma;-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增加有关,对于神经细胞膜的作用尚未了解。

双丙戊酸钠口服后在胃肠道内分解为丙戊酸盐,其生物利用度接近100%,分布的范围主要限于血液,并迅速交换到细胞外液,脑脊液中的丙戊酸钠的浓度与游离血浆浓度接近。

口服后可迅速(3-4小时)达到稳态血浆浓度;静脉注射后,几分钟可达到稳态血浓度,然后可继续静脉滴注维持。

丙戊酸盐的血浆半衰期在6~16h之间(在儿童通常较短),如并用其他能诱导药物代谢酶的抗癫药,则半衰期常处于上述范围的较低部分。

本品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与蛋白结合的量呈剂量依赖性,且有饱和现象。

丙戊酸分子可以滤出,但仅限游离型(10%)。

与其他抗癫痫药不同,双丙戊酸钠不会增加其降解,也不讲解其他药物如黄体酮,这是由于参加细胞色素P450诱导作用的酶缺乏所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