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香青兰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研究课题性质:应用课题 一、课题研究背景香青兰系唇形科青兰属植物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地区,新疆栽培较多。
中医认为,香青兰具有疏风清热、利咽止咳和凉肝止血的功效。
研究人员已从香青兰中分离得到黄酮类、萜类、甾体类、苯丙素类、环烯醚萜、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并对香青兰的药理作用展开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抗心衰、抗氧化等作用。
二、课题研究意义香青兰的药物资源丰富,研究表明其具有许多药理作用,但目前香青兰的多种成分作用靶标及通路等尚不清楚,因此本课题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发现香青兰多成分潜在作用靶点,探索香青兰药理作用机制,反应香青兰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有效开发香青兰药效价值提供参考。
三、拟解决的问题通过PharmMapper预测香青兰多成分的靶点,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并筛选,运用MAS和KEGG进行靶点通路注释分析,和运用Cytoscape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均具有一定的难度,需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来学习并解决问题,最终掌握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从网络药理学的角度完成对香青兰多成分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主要内容1.主要活性成分潜在靶标预测:通过PharmMapper对香青兰主要活性成分的潜在靶标进行虚拟筛选,得到预测结果。
2.靶点通路注释分析:通过MAS生物分子功能注释系统对获取的靶点信息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
3.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构建:根据香青兰主要活性成分的靶点预测结果,采用Cytoscape构建香青兰主要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
4.分析网络模型。
五、研究方法和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检索香青兰研究的国内外文献,整理归纳,从中选择本课题需研究的香青兰主要活性成分。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