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实验背景
1.1 结肠癌的研究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4]。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慢性活动性炎症与癌症之间的联系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得到了证实,溃疡性结肠炎增加了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事实上,持续的炎症为肿瘤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13]。结肠疾病包括结肠癌、肠易激综合征(IBS)、炎症性肠病或结肠炎以及憩室病。肠道微生物的失调的现象往往出现在患有肠道炎的病人的身上,而肠道炎可以向结肠癌转变,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肠道微生物的失调与结肠癌有一定关系。对于预防结肠癌的发生,目前有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可显著降低PIRC大鼠中由APC驱动的结肠癌发生率,与癌症风险相关的参数结肠增殖在聚乙二醇治疗的大鼠中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细胞凋亡没有显著影响[14]。
1.1.1结肠癌的检测方法
小鼠造模成功后,可在给药的不同阶段进行颈椎脱臼处死,解剖分离结肠,除去组织内容物,浸泡于缓冲液中,用福尔马林固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取蛋白进行western-blotting 检测,使用电镜观察病变组织,对肿瘤进行计数。
1.1XylB木聚糖丁酸酯
XylB为实验室合成的木聚糖的衍生物,目前有报道利用木聚糖作为纳米自组装载体搭载5-氟尿嘧啶进行结肠癌的治疗,显示出比游离药物更好的疗效[7]。木聚糖硫酸酯衍生物被证明具有抗凝作用[9]。目前常见的木聚糖衍生物有乙酰化,硫酸酯化,苄基醚[16]等,常用作药物载体[15]。木聚糖本身常用作片剂的填充剂及崩解剂,在结肠有着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1.3 小鼠结肠癌造模方法
研究合成的化合物XylB对小鼠结肠癌的预防作用。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是结肠癌及其他相关疾病发生的起因,目前常用的小鼠结肠癌模型造模方法有体外接种癌细胞,如李露等[1]使用体外接种小鼠结肠癌CT-26.WT细胞复制小鼠结肠癌模型,将细胞接种至小鼠左前肢腋窝下,也有培养CT26细胞接种于雌鼠右侧背部皮肤下[3],化疗药物饲养小鼠比传统方法喂养的小鼠更易诱发肿瘤,故还有使用致癌物诱导癌细胞产生的,有利用氧化偶氮甲烷-右旋糖酐硫酸酯钠(AOM/DSS)处理小鼠,成功建立结肠炎诱导的结肠癌模型[2][10]的,还有利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诱导小鼠结肠癌[5][12]的,1,2-二甲肼( 1,2-dimethylhydrazine,DMH)[11]、亚硝胺类 N-甲基亚硝 基 脲( N-methyl-N-nitrosourea,MNU) 和 N-甲基-N-硝 基-N-亚 硝 基 胍 (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 等也是常用的诱导剂。而AOM具有挥发性,且获取途径受限,但其诱导的结肠癌表现为总体DNA低甲基化,与人体结肠癌相似[8]。而MNU 和 MNNG 多见大鼠诱导模型的建立。二者无需代谢活化,需经灌肠给药,操作不便,且诱导多发性肿瘤,特异性较差[6]。DMH 为间接致癌剂,可代谢为AOM[4],致癌效果相似而安全性较高,成瘤率高达7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