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拟采用微生物转化法制备骨化三醇,通过菌株诱变和发酵条件优化提高转化率。
骨化三醇(1alpha;,25-(OH)2-VD3)是一种活性维生素D3,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生产骨化三醇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生物转化法。
微生物转化法具有环境友好等优点,但目前转化率较低,有待提高。
二、研究背景:2.1骨化三醇的基本性质临床作用:骨化三醇(1alpha;,25-(OH)2-VD3)是一种活性维生素D3,而维生素D3是一种固醇类衍生物,主要作用是在人体内促进骨质钙化,调节钙、磷代谢和细胞生长分化,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选择性免疫调节剂。
但是维生素D3本身并没有生理功能【1】,只有转变为它的活性形式才能成为人体所需的物质:先在肝脏转化为25(OH)VD3,再在肾脏转化为骨化三醇【9】。
骨化三醇是已被阐明的40多种维生素D代谢物中参与钙的代谢最旺盛的活性的VD3的一种。
由于骨化三醇无需肝、肾轻化激活即可直接发挥作用,半衰期短,正常剂量范围内不良反应极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治疗多种情况的骨质疏松,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佝偻病,治疗银屑病,抗肿瘤,免疫调节【32】等多种应用且副作用少,安全有效【2】。
2.2骨化三醇的生产方法:目前生产骨化三醇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生物转化。
各自的不足是工艺复杂,回收率低;代谢途径复杂,副产物多;酶活性低、选择性差,周期长。
陈阳生等人用化学合成法以维生素D2为底物,收率为17.1mg/L【23】,但过程极为复杂,且环境污染很大。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