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架树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摘要:盆架树为传统傣药理丁盖的原植物,以茎皮、根、叶入药,具有化痰止咳平喘、清火解毒、祛风止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要药效成分为吲哚生物碱。本文在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已分离出的吲哚生物碱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盆架树 吲哚生物碱 理丁盖
盆架树,又叫岭刀柄、灯架、白叶糖胶,为夹竹桃科盆架树属的常绿乔木,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地常绿林或山谷热带雨林中,海拔在500-800米之间。分布于印度、缅甸和印度尼西亚,在我国,集中分布于云南、广东和海南省。[1]其茎皮、根、叶均可入药,为传统傣药理丁盖,具有化痰止咳平喘、清火解毒、祛风止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咳嗽、哮喘、荨麻疹、皮肤瘙痒、外伤出血。[2]
现代研究表明,盆架树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其中以吲哚生物碱研究较为深入。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已从盆架树中分离出的吲哚生物碱进行系统总结与分析,为后期先导化合物发现、新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吲哚生物碱化学结构
目前为止,从盆架树中已分离出吲哚生物碱有68个,归类如下。
winphyllinesA[3] Nb-demethylechitamine[4] 17-O-acetylnorechitamine[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