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喹硫平及其代谢物的浓度文献综述

 2023-02-26 22:57:16

摘要:喹硫平作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广泛,但是临床反应个体差异较大。

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药物临床反应的重要因素。

本文主要就喹硫平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转运体ABCB1的基因多态性与喹硫平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旨在为提高喹硫平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依据。

关键词:喹硫平、基因组学、基因多态性精神分裂症(MIM)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很强遗传性的疾病。

目前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主要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两大类[1]。

喹硫平是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常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还可以用于急性躁狂症、双相抑郁的维持治疗等,同时具有改善认知的能力。

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很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不具有致畸作用,也不会引起催乳素上升,不良反应少[3]。

但临床上喹硫平药物存在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明显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由多种因素造成,包括种族、年龄、体质量、并发症、病程、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是导致药物效应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4]。

降解的酶、专门的药物转运体,这些基因的多态性可以改变酶的功能和表达水平,以及药物和转运体结合的特点,从而引起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的现象[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