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及其组成有效部位研究进展摘 要 本文综述栀子豉汤及其组成栀子和淡豆豉的有效部位研究进展,主要针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栀子豉汤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栀子和淡豆豉两味中药组成,是典型的复方中药药对,临床上对于焦虑、抑郁、失眠及神经衰弱等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调节和改善作用。
目前对栀子、淡豆鼓单味药的研究较多,而对栀子豉汤复方研究较少。
建议加大对栀子豉汤组方物质基础的研究,为临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栀子;淡豆豉;栀子豉汤;有效部位栀子豉汤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栀子和淡豆豉两味中药组成。
方中栀子是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果实,性苦寒,无毒。
入心、肝、肺、胃经。
淡豆豉(Semen Sojae Praeparatum)是由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成熟种子和青篙、桑叶等中药经发酵加工而成的制品,作为常用中药,历版中国药典均有记载[1]。
栀子苦寒,有清热除烦之效;豆豉其气上浮,有宣透之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