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摘要 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番荔枝活性物质番荔枝内酯、二萜类、脂肪油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在于从该植物中发现的新化合物,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关键词 番荔枝;化学成分;番荔枝内酯;二萜;脂肪油A REVIEW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ROM Annona squamosa L.Abstract In this study,the Annonaceous acetogenins, diterpenes, fatty oil from Annona squamosa L. were reviewed. The writer paid attention to the new compounds from this plant and discussed the further study and application.Keywords Annona squamosa L.; chemical compounds; Annonaceous acetogenin; diterpene; fatty oil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inn.)是番荔枝科番荔枝属的植物,别名为释迦果、佛头果等,原产热带美洲,现主要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均有种植[1]。
番荔枝在民间用药中多有记载,番荔枝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广东植物志》中有记载:番荔枝,果实可治恶疮肿痛,补脾[2]。
早于1982年发现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3],此后番荔枝科植物受到了大量的关注。
目前,番荔枝内酯已被确认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尤其是改善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作用[4],并且目前已经明确其对线粒体具有强效抑制作用[5],番荔枝成为了现代研究的热点之一。
基于此背景,本文对近十年国内发表的有关番荔枝化学成分的文章进行综述。
1.提取方法 番荔枝化学成分常见的提取方法主要通过有机溶剂从果皮、种子、根等中加热提取,通过柱层析法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氢核磁共振谱、碳核磁共振谱等进行化学成分结构解析,从而分析出单体的化学结构式。
番荔枝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番荔枝内酯、贝壳杉烷型二萜、生物碱、脂肪酸、甾醇类、环肽、木脂素、黄酮等。
而番荔枝内酯被证实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在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