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苦木素类成分对p38MAPK表达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2-28 22:08:12

【摘要】 苦木素是中药鸦胆子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多年来其抗肿瘤活性备受关注。

本文对鸦胆子苦木素类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鸦胆子 苦木素 化学成分 抗肿瘤鸦胆子Brucea javanica为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其干燥果实为中药鸦胆子Fructus Bruceae。

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拾遗》:鸦胆子,出闽、广,药肆中皆有之。

形如梧子,其仁多油,生食令人吐,作霜,捶去油,入药佳。

鸦胆子性苦、味寒,有清热燥湿、杀虫、解毒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鸦胆子的主要成分为苦木内酯、生物碱、三萜和脂肪酸类,其中苦木内酯类成分是鸦胆子的特征性成分、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寄生虫、抗炎、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1],其中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重点归纳鸦胆子苦木素类成分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1. 鸦胆子苦木素类成分迄今已从鸦胆子果实及地上部分分离得到包括33种糖苷在内的74种苦木素类化合物。

鸦胆子苦木素是高度氧化的降三萜类成分,大多具有以下结构特征:(1) A环的C-1/C-2/C-3位多有氧化取代,C-2或C-3会葡萄糖苷化;(2)B环通常无取代;(3)存在C20-O-C13氧桥; (4)C环多有11位beta;-OH和12位alpha;-OH取代;(5)D环存在C16,7内酯环;(6)C-15位的beta;-OH取代通常与一短链脂肪酸成酯[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