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头孢克洛原料药中二甲基甲酰胺的残留量文献综述

 2023-03-02 22:28:47

头孢克洛近况文献概述与二甲基甲酰胺的危害研究摘要:头孢克洛为敏感菌感染的一线用药,在生成过程中需要使用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

而二甲基甲酰胺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规定应限制使用。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头孢克洛与二甲基甲酰胺的有关文献。

关键词:头孢克洛;二甲基甲酰胺。

1.头孢克洛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1.1 头孢克洛化学成分头孢克洛(cefaclor,氯氨苄头孢菌素)为白色至微黄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的化学品,微臭,在水中微溶,在甲醇、乙醇、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中几乎不溶。

分子结构为(6R,7R)-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3-氯-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一水化合物,分子式:C15H14CN3O4SH2O,相对分子质量:385.82,结构式如图:[1] 1.2药理作用头孢克洛是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对几乎所有革兰阳性球菌和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相比于其他常用口服头孢菌素,头孢克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活性更强。

[2]在体外实验中,能有效抵抗葡萄球菌(包括凝血酶阴性、阳性和产青霉素酶的菌株)、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布兰汉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包括产beta;-内酰胺酶的菌株)、大肠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痤疮病酸杆菌、淋病奈瑟菌等。

[3]头孢克洛的化学结构中含有beta;-内酰胺环结构,能有效抑制细胞壁内的酶活性,选择性的结核细菌内膜的靶位点,抑制细胞壁的黏肽合成,从而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

对细胞壁的穿透力相对较强,可轻易穿过细胞壁抑制细胞壁内的酶活性,口服给药后,其内酰胺基会即刻水解成肽键与细菌中的转肽酶结合,导致细胞无法形成完整的细胞壁而破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