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ZDF糖尿病大鼠口服耐糖量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3-08 14:31:35

摘要 豆科植物山羊豆,原产欧洲南部和西南亚,在我国兰州、武功等地曾有栽培。

山羊豆在中医中主治消渴、多饮、多食、多尿[1]。

在中世纪的欧洲,它也被用来缓解现在归于糖尿病类似的症状。

但由于其毒性较大,都较少应用于临床。

从发现其中的胍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到双胍类的合成,二甲双胍以其疗效被确立作为治疗Ⅱ型糖尿病(T2D)的第一线药物,其稳定的药效已被广泛承认,且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清单[2]。

据新华网2015年报道,全球糖尿病人数已突破3.8亿,且所有类型糖尿病患病率均在上升。

据医学数据库(Institute for Medical Statistics, IMS)统计,2012年糖尿病市场份额已突破400亿美元,在全球同期药品市场中排名第四。

这为制药业加大糖尿病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亦对如何选择合适的糖尿病药物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模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二甲双胍;糖尿病;血糖;动物模型1.前言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血糖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发病人群愈发年轻化。

为了对治疗糖尿病的新药进行更好的筛选,合适、有效的模型是必须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