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补骨脂的炮制工艺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09 18:00:36

摘 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比补骨脂盐炙法和蒸法后有效成分含量,选取更优的炮制工艺。

方法:实验采用正交设计,选取炮制时间、炮制温度这两个因素,每个因素选择三个水平来研究补骨脂炮制过程中其对补骨脂成分的影响,并以补骨酯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为指标优选出最佳炮制工艺。

关键词补骨脂;盐炙法;蒸法;正交实验;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引言中药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学名:Psoralea corylifolia Linn.)的干燥成熟果实,生品具有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的作用【1】,炮制过的补骨脂更是能缓解其燥寒之毒,易于人体接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第十版)中收藏的补骨脂就是盐炙品。

补骨脂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脂肪类等其它成分,其中以香豆素类中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且含量较高。

现在主流的补骨脂的炮制方式为盐炙法,但是人们也在寻找一种更优的炮制方式,人们开始尝试用蒸法替代传统的盐炙法。

这次,我将通过对以上两种炮制方法所得成品药物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等进行含量测定,对比,选取更优的炮制工艺。

1.补骨脂的炮制工艺研究 史上最早记录补骨脂的炮制方法的是《雷公炮炙论》【2】。

书中记载:凡使,性本大燥,毒,用酒浸一宿后,漉出,却用东流水浸三日夜,却,蒸,从巳至申,出,日干用。

由此可见,雷公已经意识到补骨脂大燥易损伤人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