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氧化铈-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文献综述

 2023-04-17 17:30:57

文献综述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疾病,2017年在680万患者中造成38000人死亡。

[1]IBD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最高,某些年龄组的患病率高达每10万人250人,而全世界所有年龄段的患病率为每10万人中84.3人,比1990年高出5%。

[1]虽然直接归因于IBD的死亡人数很少,但IBD患者的生活质量显着下降,并且可能导致更严重(和更致命)的疾病,如结肠癌。

[2]炎症性肠病(Inflammation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 Crohn病(CD)。

UC是一种非特异性结肠炎,目前基于小分子药物、抗生素和抗体的临床疗法并不完全有效,[3]长期使用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抗生素耐药性和免疫反应。

[4]治疗UC的困难可部分归因于治疗缺乏特异性;随着剂量的增加和全身更广泛地被暴露于药物,产生副作用的风险增加。

因此,多种靶向UC疗法已经被尝试进行,包括依赖于pH值、压力和时间的递送系统。

[5]虽然其中一些系统针对整个结肠,但大多数依赖于通过血流进行的递送,很少有人真正做到具体到发炎的结肠病变部位。

因此,仍然非常需要能够将治疗定位于炎症部位的创新靶向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