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拟研究的问题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特发性炎症性疾病,局限于结肠,从直肠近端延伸。它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可长达10~30年,,伴有带血性腹泻、直肠急迫性腹痛。近年来,这种疾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有所上升,这可能与环境风险因素的变化有关,比如饮食,微生物接触,环境,生活行为,药物使用【1】。该疾病的发病因素至今仍不是很明确,目前UC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但这些药的副反应较多而且控制疾病时间段易复发,因此更需要开发新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化合物BDG(泻根甜苷元,Bryodulcosigenin)是泻根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为葫芦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泻根(Bryonia dioica L. (white bryony))是葫芦科泻根属Bryonia约12种植物的统称,含泻根属植物提取物的组方可用于治疗慢性肺阻塞性肺病【2】。有研究表明,泻根甜苷元可诱导肺瘤细胞凋亡,对肺瘤细胞的增值有抑制作用【3】。泻根具有泻下的功效,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肠中湿热、浊毒、瘀血内蕴, 循经上扰, 上熏于肺,肺失宣降,痰浊内生; 同时肺之功能受损,宗气生成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反过来又加重肠中淤滞,肠肺疾病有密切的联系。本课题以泻根甜苷元为研究对象,用 DSS(葡聚糖 硫酸钠) 诱导小鼠产生溃疡性结肠炎的模型,研究BDG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为BDG在治疗肠道性疾病方面开发和应用提供一些依据。
二、研究手段
1.C57/Bl6 雌性小鼠,6-8 周龄,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BDG(20mg/kg),模型组和给药组用 4%DSS 的水溶液自由饮用 7 天,空白组自由饮用水。同时每天向给药组灌胃不同剂量的BDG。每天观察小鼠是否产生血便、腹泻等现象。第8天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并拍照比较。取约 1cm 结肠进行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剩余结肠储存在-80℃以供后续研究。
2. WB 法检测结肠组织中抗炎相关蛋白表达 IL-1beta;、Ikappa;beta;alpha;、P65, pro-capase-1、capase-1 等蛋白表达。
三、论文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2019 年 2月26 日-3月12 日 确定选题,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019 年 3 月13日-3月22 日 进行动物实验造模,做好实验记录
2019 年 3月23 日-4月30 日 进行结肠组织蛋白或mRNA表达水平分析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