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病情变化与各种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文献综述

 2022-12-29 19:25:45

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前言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全球年新发肺癌患者约有209.3万人,死亡人数为176.1万。在中国,肺癌年新发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别约为78.1万和62.6万。中国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的Kulchitsky细胞异源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肺癌中侵袭性最强的亚型,约占肺癌的15-20%。98%的SCLC归因于吸烟,其特点是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很强、病情进展快、早期出现远期转移等。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SCLC划分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按照1973年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肺癌研究组(Veterans Lung Study Group, VALG)的分期办法,SCLC的疾病分期分为局限期(limited-stage SCLC, LS-SCLC)和广泛期(extensive-stage SCLC, ES-SCLC)。将VALG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的国际恶性肿瘤标记符号(Tumor Node Metastasis, TNM)(第七版)对应,LS-SCLC是指可被单个放射野包括覆盖的肿瘤肿瘤组织,包括TNM分期的Ⅰ期-Ⅲ期(任意T、任意N,M0),除外多发肺结节的T3-4期或肿瘤过大不能耐受放疗的患者;ES-SCLC是指超出单个放射野范围内的任意肿瘤,对应TNM分期的Ⅳ期(任意T、任意N、M1a/b)和多发肺结节或肿瘤过大不能耐受放疗的T3-4期患者。

2019年SEER数据公布了1973-2010年肺癌5年的生存率,研究发现4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5年生存率都呈增加的趋势,而SCLC的生存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仅为2.8%-7.2%。仅有1/3的SCLC患者确诊时处于早期,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后接受辅助放疗。自1980年以来,依托泊苷联合铂类药物,结合胸部放疗是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当前SCLC的二线治疗模式缺乏标准方案,且现行疗法疗效差。

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历史

1. SCLC的神经内分泌特性

1.1 SCLC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

1960年,Pease提出“胺前体摄入和脱羧酶”细胞(amine pres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se (APUD) cell)的概念,APUD肿瘤细胞也具有分泌低分子量的多聚肽激素和生物有机胺的功能。这些细胞被称为NE(neuroendocrine)细胞。1968年,Bensch和他的同事在SCLC标本中发现NE细胞,因此他们认为SCLC来源于肺部NE细胞。1980年,SCLC细胞系被证实是具有APUD功能的NE细胞。当前,SCLC被认为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1.2 SCLC的神经转录因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