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化本科实验中苦参碱提取、分离与鉴定实验方案的优化文献综述

 2022-12-30 17:16:39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背景介绍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其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黄酮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类、挥发油类等化合物【1】,其中生物碱类包括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等【2】。研究表明,苦参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过敏、抗肿瘤、利尿、抗心律失常、调节免疫和神经等多种药理作用。【1】

苦参碱是苦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它是具有喹诺里西啶类结构母核的叔胺碱,具有四种晶体类型:alpha;-苦参碱(针晶或柱晶),m.p.为76℃;beta;-苦参碱(六边形),m.p.为87℃;gamma;-苦参碱(斜柱体),m.p.为223℃;delta;-苦参碱(柱晶),m.p.为84℃。最常见的结晶形态是alpha;-苦参碱,它溶于水、苯、乙醚、三氯甲烷、乙醇等溶剂,而几乎不溶于石油醚。氧化苦参碱是苦参碱的N-氧化物,它溶于水、三氯甲烷、丙酮和乙醇而几乎不溶于乙醚。【3】

苦参碱的提取方法较多,传统多用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随着时代发展,超声提取、微波提取、双水相萃取和反束胶萃取法萃取等新技术在提高苦参生物碱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减少了传统溶剂提取法能耗大、不环保、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4】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二、目的意义

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本科实验中要求用24学时完成苦参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实验,教学实验采用传统酸水浸渍法提取有效成分、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生物碱成分、薄层色谱法鉴定苦参碱,此方法简便易行,经过多年实践,实验完成度普遍较好。但该教学实验可能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有待改进:

1.实验方法需与时俱进。随着天然药物化学技术与方法的飞快发展,原实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验与当前最新科技前沿紧密结合的教学要求。本科实验教学在提取苦参碱时,目前选用的是经典的、传统的浸渍技术。近些年来,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萃取法等技术在中药提取方面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除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要求的设备较昂贵,还不适合在实验室推广以外,后两种技术的设备简单,使用范围广,效率高,污染小,如能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既减少了药材、试剂的用量,又缩短了实验时间,最终可以达到既经济又环保的效果。【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