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氧霉素肽基模块聚肟酸生物合成初探文献综述

 2022-12-30 17:17:46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多氧霉素(Polyoxin)是可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cacaoi)产生的嘧啶核苷二肽抗生素,它能够竞争性抑制几丁质合成酶的活性,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绿色农用抗生素。

多氧霉素是多组分抗生素,其化学结构主要由核苷骨架(nucleoside skeleton)、聚肟酸(polyoximic acid,POIA)和氨甲酰多聚草氨酸(carbamoylpolyoxamic acid,CPOAA)三个模块组成。

前期通过构建文库、体内敲除、体外生化、酶学等研究手段已经解析了部分多氧霉素生物合成途径。

多氧霉素中的POL-A、POL-F、POL-K和POL-H组分含有完整的三个模块,且具有完整结构的多氧霉素组分比只含有核苷骨架和CPOAA模块的POL-B组分系列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因POIA化学结构特殊,生物合成途径所涉及的酶学机制的新颖性引起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但其具体的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一直悬而未决。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基因异源表达分离纯化POIA,并对其结构进行LC-HRMS及NMR解析,并对POIA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初步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1965 年 Suzuki 等在系统筛选防治作物真菌病害的抗生素时,在日本熊本县阿苏地区分离发现一株链霉菌,其发酵液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生物活性物质为多氧霉 素 (Polyoxins) , 由 可 可 链 霉 菌 阿 苏 变 种(Streptomyces cacaoi var. asoeinsis)产生,属肽基核苷类抗生素。

[1]因其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故成为适用范围最广、开发最成功的重要农用抗生素之一。

多氧霉素的作用机制与抑制植物细胞壁的合成有关,它能作为 UDP-N-乙酰葡萄糖胺的竞争性抑制剂,与几丁质的活性中心相结合,从而抑制细胞璧的合成,导致细胞形成原生质体,并因胞内外渗透压差异而裂解[2-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