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瓣树中的倍半萜二聚体化合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一, 实验背景多药耐药(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其他多种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的现象。
肿瘤细胞的多耐药药已经成为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MDR由多种途径诱导,其形成机制相当复杂,主要有p-糖蛋白(P-gp)、多耐药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BCRP)、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等含量、活性增加,DNA拓扑异构酶(TOPO)Ⅰ、Ⅱ含量、活性下降,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膜能量依赖性内运系统障碍等。
由于现今的化学和生物的耐药逆转剂对机体的毒性很大,许多学者的目光转向于天然药物中,从中药中提取其有效成分毒性小、疗效好,而倍半萜类化合物正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1998 年, Kim 等在 Celastrus orbiculatus 的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倍半萜酯. 体外实验证明, 其具有比维拉帕米(Verapamil)更显著的活性来逆转人体口腔表皮癌细胞KB-V和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ADR对阿霉素、长春碱、紫杉醇的耐药性. 这个化合物是 beta;-二氢沉香呋喃类倍半萜酯, 此类结构的化合物也是首次被发现具有多药耐药逆转活性.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母核虽然只有15个碳原子,但由于植物体内复杂的代谢过程而形成形形色色的结构类型,并有复杂的立体结构,其基 本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 、抗炎 、抗真菌。
倍半萜类化合物有望成为肿瘤MDR的高效低毒的逆转剂。
其逆转机制主要涉及到以上四个方面。
其一,作用于影响P-gp表达的各个环节,最终抑制P-gp表达从而降低药物外排,增加耐药细胞内抗肿瘤药物浓度,逆转MDR;其二,增加耐药细胞内ROS的含量从而使其抗氧化能力减弱,增加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而逆转MDR;其三,诱导内质网Ca2 进入细胞,增加线粒体对凋亡刺激的敏感性,同时引起线粒体膜电势减低,导致细胞内ATP减少,在线粒体水平有效地逆转MDR;其四,抑制癌基因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来逆转MDR。
木瓣树(学名:Xylopia vielana)是番荔枝科木瓣树属的植物,分布在柬埔寨、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多生长在山地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木瓣树主要含有愈创木烷二聚体、二萜类二聚体等成分。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