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紫珠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01 21:40:4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拟对广东紫珠80%乙醇回流提取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且利用理化性质与液相色谱技术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以期从中分得3个化合物。

采用的研究手段:

80%乙醇热回流提取后后经旋转蒸发的所得的浸膏后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 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

文献综述:

广东紫珠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 为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紫珠属 Callicarpa L. 植物, 别名万年青、珍珠风、臭常山、老鸦饭、金刀菜等, 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浙江等省。[1] 广东紫珠在民间习称紫珠草,收载于201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茎枝及叶入药,具有收敛止血、散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症[2]

为了寻找其止血有效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更好地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袁铭铭[3]对广东紫珠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研究。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广东紫珠水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 (1)、2alpha;,3alpha;,19alpha;-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O-beta;-D-吡喃葡萄糖苷 (2)、2alpha;,3beta;,19alpha;-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beta;-D-吡喃葡萄糖苷(3)、2alpha;,3alpha;,19alpha;-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beta;-D-吡喃葡萄糖苷 (4)、阿魏酸 (5)、2alpha;,3beta;,19alpha;-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O-beta;-D吡喃葡萄糖苷 (6)、( ) -异落叶松脂素-9-O-beta;-D-吡喃葡萄糖苷 (7)。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拟就广东紫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分析方法作一综述。

1.化学成分:

广东紫珠药材中主要含有黄酮、苯丙素糖苷、三萜、酚酸等化学成分,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苯丙素类、脂肪酸、氨基酸、甾醇、无机元素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