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设计、合成小分子PROTACs调控AD相关蛋白水平文献综述

 2023-01-01 21:41:20

一、课题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引起AD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不仅丧失了促进微管装配的功能,还会自身聚集形成大量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 NFTs),NFTs可通过多种途径损伤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

因此,阻止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成为了AD治疗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AD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通过抑制GSK-3beta;(糖原合酶激酶3beta;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beta;)的活性从而减少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Abeta;的形成。

然而,以传统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调控GSK-3beta;的功能进而治疗AD,结果却未达到治疗预期。

本课题旨在设计并合成一种PROTACs分子使蛋白质泛素化来达到降解GSK-3beta;的目的,从而有效的减少Tau蛋白的磷酸化,进而减轻NFTs改善AD患者症状。

二、研究内容和手段研究内容:PROTACs分子由E3泛素链接酶的配体,连接链和GSK-3beta;的的配体组成。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既能与靶标蛋白GSK-3beta;特异性结合,也能有合理的接入点以便连接链的引出的配体,再通过不同长度的连接链将两个配体单元相连,从而形成靶蛋白-PROTACs-E3三元复合体,加速了蛋白质的泛素化标记过程,进而使靶标蛋白降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