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的发展及立题依据
磷脂,是含有磷脂根的类脂化合物,是生命基础物质。它是由卵磷脂,肌醇磷脂,脑磷脂等组成。这些磷脂分别对人体的各部位和各器官起着相应的功能。
磷脂是两亲性物质。分子中的酰基链部分构成疏水区,磷酸酯部分构成亲水区,疏水性大于亲水性。在有脂质存在下,磷脂分子以单分子层的形式分布在水/油界面,成为沟通油水两相的乳化剂。磷脂的HLB 值在4~10 之间,不同磷脂间差别较大,应视脂质选择合适的磷脂为乳化剂。
天然磷脂作为保健品,具有保护肝脏和提高记忆力的作用,并且是食品和脂肪乳注射液的优良乳化剂,但是,天然磷脂因含有大量不饱和键,接触空气极易被氧化,温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氧化越严重产品氧化后颜色会变深,生成醛、酮、自由基等物质,光照可加速氧化过程。磷脂分子结构中的酯键在水性介质中可发生水解,产物为脂肪酸、溶血磷脂等物质。酸、碱条件下水解强烈,高温情况下反应加剧,不适合作为药用辅料添加在药物中。相比之下,合成磷脂性质稳定,主要用于脂质体、复合物、脂微球等特殊载药体系,在药用辅料的应用中有较高的价值。
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的纯度、成分含量、组分、生物有效性、疗效、毒副作用、热原度、无菌度、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杂质的综合表现;在生产中,我们依据质量标准保证药物在使用时安全、有效、合理;并且,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用药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危;质量标准也是企业在生产、供应、使用和管理各环节保证药品质量的依据。因此,起草科学、合理、规范的质量标准在药品研发和生产中是极其重要的。
我国对磷脂的质量控制虽然已经在药典中有所规定,但是只有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标准,主要有酸值、碘值、过氧化值、苯中不溶物、丙酮中不溶物、己烷中不溶物、水分、重金属、砷盐以及HLB值的测定,未见有关物质的检查;含量测定主要是通过正相HPLC法,由于卵磷脂的紫外吸收波长较低(205nm),处于紫外吸收波长的末端,容易受其他溶剂的干扰,一般不用紫外作为检测器,蒸发光散射(ELSD)或示差折光(RI)检测器用得比较多。而文献中,大多使用TLC和HPLC方法进行质量研究,因此,本课题主要采用TLC和HPLC进行质量研究,以保证药物在使用时安全、有效、合理,质量稳定可控。
二、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上世纪初,为了解决病人的肠外营养供给问题,科学家尝试了很多办法,把脂肪安全的
注射到血液中。为了使人体耐受,首先需要将脂肪做成水包油的乳剂,乳化剂的选择是关键。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