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 一.选题背景 心律失常,又称心律紊乱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不但加重原有心脏疾病,还可诱发心源性猝死。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心律失常是最为严重的病症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已引起世界医药界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高重视。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西药主要有钠通道阻滞药、beta;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和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等。针对性强、起效迅速但毒副作用大,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然而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可从整体上对病情进行调控和治疗且副作用小,对疾病的治疗有突出优势。 莲心是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成熟种子的绿色胚芽,性寒无毒,入心、肺、肾三经,具有清心去热,固精止血之功效。《温病条辨》指出:“莲子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2]]。现代研究表明,莲子心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抑郁、降压等药理活性[[3]]。 据文献报道,莲子心总生物碱是一类水溶性差,但油水分配系数较高的亲脂性有机混合物。虽然在生理溶液中有着较低的溶解性,但在机体中具有较高的粘膜渗透作用。通过制剂技术,如能提高其溶解性能, 加速其溶出,改善吸收,则有可能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且由于心律失常发生后,如不及时治疗则很可能导致猝死等恶性后果,需要药物迅速起效,因此需要将莲子心总生物碱制备成速效剂型。 固体分散体是最常见的增溶技术,对于难溶性药物,能够增加其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4]]。 固体分散体常用的载体材料为:聚乙二醇、聚乙烯毗咯烷酮等高分子聚合物类其中水溶性载体材料以聚乙二醇最为常见[[5]]。其制备方法有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和研磨法等。 在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过程中,需以药物溶出度为指标筛选合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药物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6]]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有3种:小杯法、浆法、转篮法。一般较多使用的是转篮法和桨法。 二、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从现有制备方法及载体材料中筛选出最适宜制备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的方法和载体材料。 2、对所选制备方法的实验条件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的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制备的工艺条件。 3、筛选适宜的溶出方法及条件,比较固体分散体和原料药的释药性能。 三、采用的研究手段 针对问题1: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比较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和研磨法制备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的优劣,确定最适宜的制备方法。 针对问题2:考察拟选用制备方法的主要影响因素(如载体种类、物料比、制备温度等)对莲心碱溶出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制备工艺。 针对问题3: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考察各种溶出度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宜剂型,筛选合适的检测方法,并考察其最佳实验条件,比较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及原料药的溶出度。 四、参考文献[]杨宝峰,蔡本志.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37(2),81-82[2]江丹.莲子心微囊的稳定性及其释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8[3]李静平.莲心总碱的提取工艺初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4),21[4]柳伟.莲子心抗心律失常有效部位及其滴丸制剂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4,21-22[5]李依洋.水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2,6[6]李伟伟,史建俊.关于药物溶出度的几个问题.高校理科研究
|
-
[]杨宝峰,蔡本志.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37(2),81-82 uarr;
-
[]江丹.莲子心微囊的稳定性及其释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8 uarr;
-
[]李静平.莲心总碱的提取工艺初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4),21 uarr;
-
[]柳伟.莲子心抗心律失常有效部位及其滴丸制剂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4,21-22 uarr;
-
[] 李依洋.水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2,6 uarr;
-
[] 李伟伟,史建俊.关于药物溶出度的几个问题.高校理科研究 uarr;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