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背景及意义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80%以上,中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70%,而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只有少于50%。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因此,早期大肠癌的检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DNA甲基化是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机制之一。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被认为是引起癌症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变化包括基因组整体甲基化水平的降低和CpG岛局部甲基化水平的升高,从而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和抑癌基因不表达。甲基化分析是认识生理、病理条件下基因表达变化的重要途径。
有研究报道,人粪便DNA中VIM、BMP3、NDRG4等基因甲基化水平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1][2]。目前基于焦磷酸测序的测序方法是DNA甲基化验证分析中的金标准。
焦磷酸测序技术作为一种序列分析技术,精确度很高。焦磷酸测序由4种酶催化同一反应体系中的酶级联化学发光反应,在每一轮测序反应中,只加入一种dNTP,若该dNTP与模板配对,聚合酶就能将其加入到引物链中并释放出等摩尔数的焦磷酸(PPi)。PPi可最终转化为可见光信号,经检测转化为一个峰值,其高度与核苷酸数目成正比。将经重硫酸盐处理的DNA片段进行焦磷酸测序,可以看作是C-T型的SNP改变,能明确目的片段中每一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并快速计算甲基化频率。
本课题拟以大肠癌患者粪便中人DNA为研究对象,经DNA纯化、重硫酸盐转化和PCR扩增后,利用实验室已有的焦磷酸测序技术平台,建立VIM、BMP3和NDRG4基因甲基化定量检测的方法,为大肠癌的早期筛查奠定基础。
课题拟研究问题
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建立VIM、BMP3和NDRG4基因甲基化水平定量检测方法,为大肠癌的早期筛查奠定基础。
主要技术手段
1.粪便DNA提取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