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亲上皮细胞的双链DNA病毒,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和宿主特异性。目前已发现的HPV基因分型超过100种,有40多种型与生殖道感染有关,其中多种型与宫颈癌相关。据2012年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女性HPV病毒的感染率为32.1%,HPV感染率在发展中国家为42.2%,高于发达国家的22.6%。每年约有290,000人死于宫颈癌,同时,每年有490,000例新发宫颈癌病例。因此,对HPV病毒发展有效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现有的HPV病毒检测方法主要为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杂交捕获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但存在操作成本高,步骤繁琐等不足,且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不高。 目前,根据HPV病毒诱发宫颈癌的相关程度,其多种病毒亚型被人为地分成了高危型(High-risk)和低危型(Low-risk)。本课题将主要针对常见的18种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2和83等,和6种低危型HPV,包括HPV6、11、41、43和81,共23种HPV病毒亚型,利用纳米金可视化检测技术对HPV病毒进行分型研究,最终实现高灵敏、高特异及可视化的分型检测。
二、目前常用的HPV病毒亚型检测方法
1.细胞学检测技术
近年来,一种现代化的宫颈细胞学涂片技术,即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英文简称TCT)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宫颈细胞学筛查中。TCT检查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国际通行的TBS细胞学分类诊断,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CT检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接近100%,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目前在欧美和我国的大中城市,TCT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妇女宫颈癌的筛查。目前国内有两种进口设备:(1)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1996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主要方法是将宫颈脱落细胞洗入放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刮片毛刷在小瓶内搅拌数十钞钟,再通过高精密度过滤膜过滤后,将标本中的杂质分离,取滤后的上皮细胞制成直径为20mm薄层细胞于载玻片上,95%酒精固定,经巴氏染色、封片,由细胞学专家肉眼在显微镜下阅片,按TBS法作出诊断报告。此法对异常细胞诊断率提高了13%,对低度鳞状上皮以上病变的检出率提高了65%,但该设备一次只能处理一份标本。(2)自动细胞学检测系统(autocyto prep cytologic test),又称液基细胞学检测系统(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 LCT):1999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基本方法是将收集的细胞保存液,通过比重液离心后,经自然沉淀法将标本中的黏液、血液和炎性细胞分离,收集余下的上皮细胞制成直径为13mm超薄层细胞于载玻片上。每次可以同时处理48份标本,并在全自动制片过程中同时完成细胞染色,达到更高质量及更高效率。这种技术将阅片范围缩小到直径13mm内(而前者为384mm2传统涂片面积为1375mm2),同时阅片最低时间减少到2.5分钟(前者需5.5分钟,传统法则需7分钟),这样可使细胞学专家更容易观察每个视野,从而明显降低假阴性率。
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PCR因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DNA)通过用一次通用引物的PCR扩增反应可以做大范围临床标本的HPV基因筛查(PCR直接测序法使用的可扩增出L1基因片段的引物是位于多态性、特异型序列两侧的保守序列)通过扩增出的L1序列与基因库中相应型别的HPV L1段进行Blast序列比较)可以同时检测到组织中的同源性很差的多种HPV 类型)有利于HPV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检测。
PCR直接测序法也可以进行多重PCR扩增,同时分析多个DNA序列,在取材方式相同的情况下实施定量PCR,则可以通过检测PCR的反应动力曲线得知病毒的含量。近年来有学者将PCR方法与BIOANALYZER 芯片分析系统结合,显示在HPV的早期检测和分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PCR的发展,人们发现由于其灵敏度高,因而假阳性率偏高,原因可能是引物或标本的DNA污染造成的,认真处理所有DNA标本。同时采用尿嘧啶-N-糖基化酶这种方法防止污染可有效地克服这一缺点。
3.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