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的背景概况及意义
- 背景及概况 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习称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发年龄为50-55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 发病相关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子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多个性伴侣、吸烟、性生活过早(lt;16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和免疫抑制等因素相关。1)HPV感染 目前已知HPV共120多个型别,30余种与生殖道感染有关,其中10余种与子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已在接近99%以上的子宫颈癌组织发现有高危型HPV感染,其中约70%与HPV16和18型相关。高危型HPV产生病毒癌蛋白,其中E6和E7分别作用于宿主细胞的抑癌基因P53和Rb使之失活或降解,继而通过一系列分子事件导致癌变。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lt;16岁、早年分娩、多产与子宫颈癌发生有关。青春期子宫颈发育尚未成熟,对致癌物较敏感。分娩次数增多,子宫颈创伤几率也增加,分娩及妊娠内分泌及营养也有改变,患子宫颈癌的危险增加。孕妇免疫力较低,HPV DNA检出率很高。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性伴侣曾患子宫颈癌的高位男子性接触的妇女,也易患子宫颈癌。3)其他 吸烟可增加感染HPV效应,屏障避孕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意义 早期宫颈癌一般无症状,但最后可发生白带增多和两次月经期间出血。巴氏试验可检测癌前病变。通过治疗癌前病变,可防止其发展为宫颈癌,为患者治疗争取更多时机,临床疗效得到提高,死亡率显著下降根据肿瘤分期,患者年龄和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制定治疗方案。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主动参与治疗方案的决定,或得到满意的疼痛和症状控达到更好的康复状态,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研究主要内容
1.通过查找文献了解子宫颈癌的发病原因,症状;
2.掌握子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分析用药情况。
1)症状:阴道流血。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妇科检查及便后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一般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的情况而定,早期出血量少,晚期病灶较大表现为大量出血,一旦侵蚀较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常主诉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阴道排液:患者常诉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晚期因癌组织破溃,组织坏死,继发感染等,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排出。
晚期癌的症状:根据病灶侵犯范围出现继发性症状,病灶波及盆腔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或直肠,坐骨神经时,常诉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里急后重,下肢肿痛等,严重时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最后引起尿毒症,到了疾病末期,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及全身衰竭。
2)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消除。切除范围包括全子宫、双侧附件、阴道上段和阴道旁组织以及盆腔内备组淋巴结(子宫颈旁、闭孔、髂内、髂外、髂总下段淋巴结)。手术要求彻底、安全、严格掌握适应征、防止并发症。
放射治疗:为宫颈癌的首选疗法,可应用于各期宫颈癌,放射范围包括子宫颈及受累的阴道、子宫体、宫旁组织及盆腔淋巴结。照射方法一般都采取用内外照射结合,内照射主要针对宫颈原发灶及其邻近部位,包括子宫体、阴道上部及其邻近的宫旁组织(“A”)点。外照射则主要针对盆腔淋巴结分布的区域(“B”)点。内放射源采用腔内镭(Ra)或137铯(137Cs),主要针对宫颈原发病灶。外放射源采用60钻(60Co),主要针对原发病灶以外的转移灶,包括盆腔淋巴结引流区。剂量一般为60Gy。目前对早期宫颈癌多主张先行内照射。而对晚期癌,特别是局部瘤体巨大,出血活跃,或伴感染者则以先行外照射为宜。
化学治疗:到目前为止子宫颈癌对大多数抗癌药物不敏感,化疗的有效率不超过15%,晚期患者可采用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化疗药物可采用5-氟脲嘧啶,阿霉素等进行静脉或局部注射。
- 研究方法及步骤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理论逻辑分析、实例分析三种方法。1)文献研究:先对已有子宫颈癌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学习和阅读,归纳整理相关的理论。2)理论逻辑分析:对已存在治疗策略的的详细解读,了解子宫颈癌病人的治疗方案。3)实例分析:根据之前收集的资料,结合病人自身特征分析用药过程,药学监护,并在讨论环节中写出干预对策。
- 研究进度计划 1) 2015年3月15日,师生面谈,探索选题方向及思路;2)2015年3月30日,阅读文献,形成较为具体的研究方法,形成开题报告;3)2015年4月20日,在导师的指导下,收集资料形成写作思路,撰写初稿;4)2015年5月,初稿修改并定稿,制作PPT,答辩。
-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