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固体制剂车间混合设备的验证工作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WTO的GMP中,验证的定义为:能证明任何程序、工艺、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导致预期结果的文件证明的行为。根据我国GMP2010版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应当经过确认,应当采用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由此可见,验证是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全方位的质量活动,它是实施GMP的基础。
验证从类型可以划分为前验证、同步验证、回顾性验证、再验证。前验证是指在方法正式投入使用前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研究,并收集实验数据,以证实检定方法是否达到预期要求的行为。同步验证是指已经在生产中实施的某项工艺运行中同时进行的验证。然而如果某一产品已经生产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没有按照前瞻性验证的要求进行过验证,而又不能进行同步验证(如储备的原液可以使用几年或设备正用于其他的用途),此时可以采用回顾性验证。再验证系指一项生产工艺、一个系统或设备或者一种原材料经过验证并在使用一个阶段以后,旨在证实其验证状态没有发生漂移而进行的验证。
不同的验证类型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验证。前验证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最好验证方法,一般用于产品要求高,没(或缺)历史资料,靠生产控制及成品检查不足以确保重现性及产品质量的生产工艺或过程。采用同步验证方式的先决条件是:①有完善的取样计划,即生产及工艺条件的监控比较充分;②有经过验证的检定方法,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选择性比较好;③对所验证的产品或工艺已经有相当的经验及把握。对于检定方法,如果有足够的数据或有充分的历史数据可以利用时,可以采用回顾性验证的方式进行验证。它通常必须具备有20个连续批次的数据;检验方法经过研制,并且检验的结果可以用数值表示,可用于统计分析;批记录符合GMP的要求,有明确的工艺条件;有关的工艺变量必须是标准化的,并一直处于控制状态,如原料标准、生产工艺的洁净级别、分析方法、微生物控制等。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原辅料、主要生产设备等发生改变时,以及生产一定周期后,应进行再验证。它是旨在证实已验证状态没有发生漂移,表明该工艺仍能达到预定的要求。根据再验证的原因,可将再验证分为3种类型:①药监部门或法规要求的强制性再验证;②发生变更时的改变性再验证;③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的定期再验证。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原辅料、主要生产设备一般不会发生改变,但是为了确保不同批次的药品的质量保持一致,符合GMP的标准,保证生产设备处于验证状态,生产设备需要定期进行再验证。
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在此次实习中,设备再验证所选用的是现代制药嘉定基地固体制剂车间2号车间的混合设备,即HDJ-200多向运动混合机,HDJ-200多向运动混合机由江苏范群干燥设备厂制造,原安装于3号车间总混间,后于2006年4月整机转移至2号激素车间,设备编号为442102-06,用于非那雄胺片总混颗粒的混合。
(1)明确再验证的文件主要内容:①验证目录分为验证立项表、验证证书、验证报告、验证方案、验证实施和验证检验记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验证方案的确定。②验证方案目录包括概述、验证目的、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验证依据文件及执行文件、验证步骤、培训情况、偏差分析、验证结论的评价、再验证的周期。③验证步骤根据验证流程,一般是仪器仪表校检情况、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