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尼司特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2 15:26:28

一、拟研究问题   增生性瘢痕(hyertrophic scar,HS)是机体受到创伤后过度修复而形成的常见的病理性瘢痕(abnormal scar),会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它一直都是整形外科和创伤外科研究中的重点。

在创面的愈合过程中,局部的炎性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诱导间质细胞分化,成纤维细胞分泌、合成大量的I、III型胶原和与III型胶原有较高亲和力的纤维连接蛋白。

后期成熟的肉芽组织中,成纤维蛋白和III型胶原减少,I型胶原增加,导致细胞外基质沉积,形成HS,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曲尼司特(Tranilast,TNL)化学名为N一(3.,4.一二甲氧基肉桂酞)氨茵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

通过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释放化学介质阻止变态反应发生,近年来研究发现TNL在体外实验中可抑制多种类型基质成纤维细胞(如:眼、肾、肝、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作用。

在内脏纤维化动物模型中经口服给药TNL可减缓内脏纤维化疾病的程度,并认为作用机理可能与TGFbeta;1/ Smad3细胞内转导途径有关。

   本实验拟采用兔耳腹侧面制作创面而形成HS模型,在创面形成过程中涂抹曲尼司特软膏,通过观察瘢痕形态变化,测量瘢痕厚度变化,HE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研究曲尼司特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二、采用的研究手段1.实验动物: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体重2.3-2.5kg,雌雄不拘。

2.造模方法:将动物适当喂养1周左右,兔箱固定后,用剃须刀去除双侧兔耳腹侧毛发,速眠新II按0.1mL/kg肌肉注射麻醉,用碘酒和酒精给兔耳腹侧消毒,用角膜环钻在兔耳腹侧制作6个直径为9mm的圆形创面,去除全层皮肤至软骨表层,同时用骨膜剥离器去除软骨膜,保留软骨。

第一次手术后第7天,揭去创面痂皮,压迫止血后让其自然生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