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
枳实炮制前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其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作用,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疗效确切。临床多以麸炒制品入药,炮制目的是为缓和药性,减缓破气之力。枳实中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类成分。
枳实中最丰富的成分是黄酮和生物碱类成分,现有文献对枳实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主要是以橙皮苷、新橙皮苷和柚皮苷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及提取工艺的研究。生物碱类主要以具有强心升压作用的辛弗林为指标性成分。这两类成分均为枳实中的活性成分,黄酮苷类化合物为枳实抑制平滑肌收缩的主要有效成分,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升压、抗休克的主要有效成分。因为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对枳实仅有辛弗林含量测定的要求,但是从现有文献中可以发现黄酮类成分含量高达5%-28%,其含量远高于生物碱,且活性高,所以实验主要测定黄酮类成分橙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和生物碱类辛弗林含量。
本课题旨在通过实验找出枳实炮制前后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得到炮制方法对枳实质量的影响。希望可以通过本课题对规范枳实炮制工艺、不同处方中枳实的用法用量提供参考,从而保证临床药效。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 熟悉中药含量测定一般流程。
2. 建立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3. 对本方法进行详细的方法学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