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药材中脂溶性成分分离文献综述

 2023-01-15 17:25:0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三七药材中脂溶性成分分离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七又名参三七、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等,由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干燥的根入药,主产于云南文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常用中药。其味甘,微苦,性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传统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各种出血性疾病。研究表明,三七中除含有皂苷外,还含有止血活血成分三七素、黄酮苷、多糖、氨基酸、挥发油等。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就是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目前对三七水溶性成分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对其脂溶性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少且不深入。林琦[1]等在筛选植物药抗肿瘤活性成分时,从三七醇提物的石油醚部位发现2个聚乙炔醇类化合物。这预示着三七除具有皂苷类等活性成分外其脂溶性成分也具有独特的作用,具有开发的巨大潜力。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 熟悉成分分离的一般过程。

2. 对脂溶性成分分离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

3. 筛选出适宜的流动相系统。

4. 建立三七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分离方法。

[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