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中相关成分的分离鉴定文献综述

 2023-01-15 17:25:26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意义:本研究拟从黄芩药材中分离相关物质,进而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为黄芩中多成分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从黄芩药材中分离纯化相关物质,并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具体流程如下。

黄芩化合物用75%乙醇提取,得醇提浓缩液,水溶,分别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各部位HPLC分析,包含目标化合物的部位硅胶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包含目标化合物的洗脱组份进制备液相,目标化合物结构鉴定。(流程图见附件)

三、文献综述

黄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又名山茶根、烂心草、黄金茶、子芩、条芩、枯芩等。其性寒、味苦,归肺、胆、脾、大肠和小肠经,生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炒炭后可治疗便血尿血[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黄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另外还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酚、醇和有机酸及其苷类等化学成分。

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成分是黄芩发挥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目前已从黄芩中分离获得黄酮和黄酮醇类化合物40多种,主要黄酮类成分包括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等,其中黄芩苷是黄芩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苏亚伦[2]等采用色谱技术从黄芩中分离到6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千层纸素、汉黄芩素、黄芩素、甘黄芩苷元、甘黄芩素、黄芩苷。刘斌[3]在研究苦参汤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与组方药味黄芩和苦参的相关性时发现,有19个共有指纹峰,除2个峰来源于苦参外,其余峰均来源于黄芩,其中8个峰分别为黄芩苷、汉黄芩苷、术犀草素、黄芩素、千层纸素A、5,8-二羟基-6,7 -甲氧基黄酮、汉黄芩素和白杨素。张海涛[4]等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并头黄芩中分离出了9种黄酮类物质,经鉴定,分别为刺槐素、白杨素、汉黄芩素、黄芩素、去甲汉黄芩素、芹菜素、芹菜素-7-O-beta;-D-葡萄糖苷、黄芩苷、野黄芩苷。肖丽和等[5]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滇黄芩的化学成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白杨素、黄芩素、去甲汉黄芩素、5 ,7 ,2,6-四羟基二氢黄酮。陈佩东等[6]使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从黄芩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韧黄芩素-I、黄芩黄酮-II、5, 7, 2′, 5′-四羟基-8, 6′-二甲基黄酮、5, 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5-甲氧基-7-羟基二氢黄酮、黄芩苷、汉黄芩素-7-O-beta;-D-葡萄糖醛酸甲酯、汉黄芩素-7-O-beta;-D-葡萄糖醛酸丁酯、木蝴蝶素A-7-O-beta;-D-葡萄糖醛酸丁酯。

黄芩中除了大量的黄酮和黄酮醇外,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也占有相当一部分,目前分离出的二氢黄酮类和二氢黄醇酮类共计17种。黄芩中的二氢黄酮成分多在C5和C7有羟基取代,并且C7位的羟基通常连接糖成苷。二氢黄酮醇化合物的C3位上的羟基常与吡喃葡萄糖连接成苷。另外,从黄芩中还分离出4种黄烷酮和2种查尔酮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