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上的异同文献综述

 2023-01-28 23:16:33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硝酸甘油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1,2,3-丙三醇三硝酸酯。临床多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硝酸甘油释放氧化氮(NO),NO与内皮舒张因子相同,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和其他组织内的环鸟苷酸(cGMP)增多,导致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调节平滑肌收缩状态,引起血管扩张。硝酸甘油扩张动静脉血管床,以扩张静脉为主,其作用强度呈剂量相关性。外周静脉扩张,使血液潴留在外周,回心血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前负荷)降低。扩张动脉使外周阻力(后负荷)降低。动静脉扩张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缓解心绞痛。对心外膜冠状动脉分支也有扩张作用。治疗剂量可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有效冠状动脉灌注压常能维持,但血压过度降低或心率增快使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时,有效冠状动脉灌注压则降低。使增高的中心静脉压与肺毛细血管楔嵌压、肺血管阻力与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心率通常稍增快,估计是血压下降的反射性作用。心脏指数可增加、降低或不变。左室充盈压和外周阻力增高伴心脏指数低的患者,心脏指数可能会有增高。相反,左室充盈压和心脏指数正常者,静脉注射用药可使心脏指数稍有降低。

单硝酸异山梨酯化学名称为:1,4:3,6-二脱水-D-山梨醇-5-单硝酸酯。适应于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痛的预防;心肌梗死后持续心绞痛的治疗;与洋地黄和利尿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和预防心绞痛发作,也适用于心肌梗死后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在体内释放一氧化氮(NO),NO与内皮舒张因子相同,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细胞内的环鸟苷酸(cGMP)增多,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外周动脉和静脉扩张,对静脉的扩张作用更强。静脉扩张使血液潴留在外周,回心血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和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前负荷)减低。动脉扩张使外周血管阻力、收缩期动脉压和平均动脉压(后负荷)减低。冠状动脉扩张,使冠脉灌注量增加。总的效应是使心肌耗氧量减少,供氧量增多,心绞痛得以缓解。

硝酸甘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在使用不当时,可能出现头痛、头晕、面部潮红、兴奋、耳鸣、恶心、呕吐、腹痛、血压降低、呼吸加快、心动过速等。大剂量可致抑郁或狂躁、精神错乱、紫绀、呼吸抑制、血压骤降、冠状动脉痉挛,严重者导致呼吸麻痹、窒息而死亡。甚至于突然停药,可使心绞痛加重而猝死。

直观看来,硝酸甘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方面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由于硝酸甘油在扩张脑血管方面的作用比较强,因此临床曾出现过持续静点硝酸甘油产生严重头痛而不得不更换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的案例。

通过一系列研究比较硝酸甘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异同,在今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上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减少甚至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采用的研究手段]

1. 理论性研究 从硝酸甘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的空间结构,理化性质等物理方面,和作用基团,作用靶位等药理作用方面比较二者。

2. 调查性研究 根据实习搜集临床应用硝酸甘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案例,并持续跟踪患者如血压等的各项生理指标,定期对患者进行各项生化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肌酶谱,肝功,肾功,甲状腺功能等。注意持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痛等不良反应,并对反应出现的时间,出现频率等进行记录。

3. 比较性研究 临床有注射用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还有口服用硝酸甘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比较不同剂型适用的不同群体,及不同剂型起效快慢,药效时间等各项药代动力学指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