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靶向线粒体氯尼达明衍生物的合成及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04 22:42:51

2012 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病例1409万,死亡820万,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以及胃癌是主要的恶性肿瘤。

其中乳腺癌亦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全球女性有超过167万乳腺癌新发病例,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构成的首位,几乎每4例女性恶性肿瘤病例中,就有1例是乳腺癌病例;同期死于乳腺癌的女性患者约有52万例,也位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顺位的首位。

近年来,全球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且占全球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构成也有所增加。

氯尼达明最初是作为一种抗精子药引入的。

后来发现它具有抗癌活性,能使肿瘤对化疗、放射和光动力疗法以及热疗敏感。

LND通过抑制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来改变肿瘤细胞的生物能量学,它还能抑制由质子连接的单羧酸转运体(MCT)家族成员介导的L-乳酸外流,以及线粒体丙酮酸载体(MPC)对丙酮酸的摄取。

最近的研究表明,LND能有效地抑制离体大鼠肝线粒体的MPC活性,并协同抑制MCT1、MCT2和MCT4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的L-乳酸转运。

在大鼠心肌中,丙酮酸解偶联氧化的抑制作用(IC50-7mu;M)比谷氨酸等底物(IC50-2.0mu;M)更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