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题研究背景1、瘦肉精问题概况瘦肉精是一类可以抑制脂肪合成,调整脂肪肌肉比例从而使动物生长过程中增加瘦肉比例并可以减少饲料的用量,降低养殖成本的化合物。
其主要包括以克伦特罗为代表的特罗类化合物以及丁胺醇、多巴胺类化合物。
目前还出现了主要用于水产的喹乙醇[1],以及可乐定、巴氯芬、赛庚啶、二氢吡啶等新型瘦肉精。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家制药公司发现将克伦特罗加入动物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瘦肉比率,降低脂肪含量,迎合了人们对肉品精瘦的要求。
我国也相继引进克伦特罗作为饲料添加剂。
克伦特罗原本作为哮喘治疗药问市,由于克伦特罗需要在饲料中添加人治疗量10倍以上才能达到增加瘦肉的效果,这就导致其在动物体内大量残留,人食用克伦特罗残留的肉品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者会造成死亡。
我国早在1997年就已经严禁瘦肉精的使用,但仍有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违反国家规定,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对人类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
2、瘦肉精体内代谢途径研究进展瘦肉精如特罗类,是一类beta;-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受体分有两大类,分别为alpha;受体和beta;受体,其中瘦肉精一般为beta;2受体激动剂。
beta;2受体属于肾上腺素受体中beta;类型的一类亚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