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一、 黄芩素研究进展1 背景黄芩(Scutellaria Radix)来源于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是常用中药之一。
道地药材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北部、内蒙中东部和东北三省。
黄芩药用历史悠久,始列于《神农本草经》[1]。
黄芩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抗炎、抗变态反应、抗病毒以及解热和保肝作用已得到临床验证,近年来对其抗氧化作用、心血管作用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使黄芩中黄酮类活性成分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倍受国内外关注。
黄芩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酚酸类、苯乙醇、氨基酸、甾醇、精油、微量元素等[2]。
其中黄酮是其最主要的有效成分,鉴定出结构的黄酮类成分已超过 40 种[3],主要为黄芩苷(baicalin)、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苷(wogonoside)、汉黄芩素(wogonin) 等。
Wang 等研究表明以上四种黄酮的含量分别占药材的10. 11%、5.41%、3.55% 以及 1.3%[4]。
黄芩素化学名称为5,6,7 - 三羟基黄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