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检查点的疫苗设计与筛选文献综述

 2023-01-02 18:25:01

一、研究背景阻断免疫检查点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以PD-1/PD-L1和CTLA-4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仍有诸多不良反应,其施用在在明显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的同时,也诱发了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此外,也会导致肿瘤细胞额外免疫检查点活性上调,因此,开发新型抗肿瘤免疫激活剂越显重要。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本实验前期已经筛选出通用T表位PRADE,其协助B表位产生抗体,协助CD8细胞产生CTL效应,本实验将预测B表位与通用T表位相连合成为融合多肽,通过免疫原性检测快速筛选B表位,继而构建双功能疫苗,借此筛选出潜在的免疫检查点新靶标。

三、研究方案1.B表位预测及合成:通过IEDB在线网站对蛋白分子B7-H3、CD47、PD-L1的B表位进行预测,并综合评价其亲水性、可及性、可塑性、抗原性等,各分子选取1-2条B表位分别与实验室已筛选出的通用T表位相连以合成融合蛋白。

2.多肽免疫原性评价:多肽免疫C57BL/6小鼠,免疫第21天、28天ELISA检测抗体滴度。

3. 双功能疫苗设计:双功能疫苗合成后通过构建黑色素瘤小鼠评价。

四、研究难点1、免疫检查点众多,如何从中筛选出影响免疫应答的关键位点;2、B表位研究较少,如何从在线网站预测结果中筛选并设计得到B表位疫苗;3、B表位分子量小免疫应答较弱,如何选择合适免疫佐剂增强其免疫原性。

五、进度安排2018.3-2018.4多肽免疫原性评价2018.4-2018.5双功能疫苗设计2018.5-2018.6补充整理数据,撰写论文六、文献综述免疫疗法与免疫检查点概述摘要:除手术、化疗及放疗外,肿瘤免疫疗法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目前以PD-1/PD-L1和CTLA-4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且可能诱导肿瘤细胞额外免疫检查点活性的上调,因此,开发新型抗肿瘤免疫激活剂越显重要。

本文对癌症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及部分肿瘤免疫治疗潜在靶点PD-L1、CD47、B7-H3做一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