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量子点/聚溴甲酚绿修饰电极对木犀草素的检测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4 17:12:06

开题报告内容:

一、基本介绍

木犀草素(luteolin)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金银花、菊花、青兰、花生壳等植物中[1]。分子式为C15H10O6,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的一类黄酮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式见图一[2]。木犀草素一水合物为黄色针状结晶,属弱酸性四羟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大,在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溶解行为。

图一 木犀草素的分子结构式

木犀草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活性[3]等,且毒副作用小。药理活性主要表现为中枢性镇咳作用,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效应,同时具有较明显的祛痰功效;此外木犀草素同其他黄酮亚类色素一样,亦具有杀菌、消炎、收敛等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4];另外有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在体内还具有防治肝纤维化和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等药理作用[5]

准确、灵敏的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是评价木犀草素药理作用及其生物活性的关键步骤。目前已经报道的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6]、荧光光度测定法[7]、薄层色谱法[8]等。这些方法虽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大多存在成本高、操作繁琐、时间及试剂消耗量大等缺点。相比之下,采用电化学方法测定木犀草素含量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且检测限低等优点[9]。Liu[10]等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差示脉冲伏安法(DPV)研究木犀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一种测定木犀草素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已成功运用于片剂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程勇[1]等釆用滴涂法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电极,研宄木犀草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药品独一味胶囊中的木犀草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化学修饰电极是通过共价键、吸附、聚合等方法在电极表面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离子或聚合物,从而使电极具有人为设定的功能[11]。近年来,用于修饰电极的材料越来越多,如聚合物、金属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碳量子点等。其中,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碳纳米材料,尺寸在10 nm以下,由于具有高导电性、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殊优势,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12]、电光催化[13]、分析检测[14]等诸多领域,其中在电化学分析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潜力,引起极大关注[9]。张克营[15]等制备了碳量子点/聚中性红膜修饰电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对制备的碳量子点进行表征,并考察鸟嘌呤和腺嘌呤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溴甲酚绿(Bromocresol green)是一种传统有机染料,又称3, 3′,5,5′-四溴间甲酚磺酰酞[16],为大环共轭体系,结构复杂,含有羟基、磺酰基等大量给电子基,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聚合转化为染料聚合物,是制备导电聚合物和氧化还原聚合物修饰电极的首选。聚溴甲酚绿(PBG) 作为染料聚合物的一种,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17]。例如,石爱华[18]等采用溴甲酚绿作为修饰剂,通过掺杂聚合的方法将其修饰在碳糊电极表面,用于检测多巴胺、双酚A、VK3等物质。

本工作拟采用碳量子点/聚溴甲酚绿对玻碳电极进行修饰,研究木犀草素在修饰后的玻碳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并且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建立线性关系,从而对实际样品中木犀草素含量进行测定。

二、研究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