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苏氨磷酸酶调控剂的体外筛选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03 22:33:53

一、课题背景对于大多数的蛋白质来说,生物合成后都要经过一定的修饰,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就是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在真核细胞中有30%以上的蛋白和成千上万不同的磷酸化位点可以被磷酸化。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调节着许多非常关键的功能,由蛋白质激酶和蛋白质磷酸酶协同调控。

其中,蛋白质的磷酸化是由蛋白质激酶催化的,是将ATP的gamma;位磷酸基转移到底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上的过程,大部分都发生在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的侧链上。

经蛋白质磷酸化产生的磷酸单酯可以被蛋白质磷酸酶水解,从而去磷酸化。

两者的作用刚好相反,可以共同调节生物体内各种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在生物信号的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乎参与调节生命活动的所有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和增殖、基因调控、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等等。

丝苏氨酸磷酸酶作为人体内重要的去磷酸化调控蛋白,影响极其广泛,在体内参与了多种多样的生命过程,对肌肉收缩、细胞生长等过程起调节作用。

此外,它还在一些对癌症进展和生存至关重要的途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多种疾病中往往呈现异常表达。

因此,合理设计高活性、高选择性的丝苏氨酸磷酸酶调控剂有望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二、 要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把目光集中在对蛋白激酶的研究上,促使激酶成为了非常热门的药物研究靶点,目前已经有超过20种的靶向蛋白激酶药物(如吉非替尼、达拉非尼、格列卫等)用于临床治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