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基于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综合对比分析,目前国内缺乏针对不同心理感知的交叉口非机动车危险行为的研究。结合本次研究的内容和思路,主要从交叉口非机动车的危险行为与心理感知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在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的综合概述。从既有研究中总结成熟理论与方法,并针对研究的局限性,为本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
1.交叉口非机动车的危险行为与心理感知分析
(1)非机动车危险行为与心理感知
非机动车危险行为包括超速行驶、闯红灯、逆向行驶、占用机动车车道和人行道、非法转弯、突然停车或转弯、强行超车等。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划分,但大都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许逸伦等[2]选取3个城市的3个信号交叉口进行视频拍摄。将非机动车行为进行编码汇总,根据自行车(三轮车)、助动车、摩托车的时间和空间层面违法情况,将其在交叉口的违法骑行行为划分5类: 闯红灯、逆行、错用车道、违法待行和载人/物违法。董苓[3]在设计问卷的风险感知问题中,将非机动车危险行为设置为6种不同风险场景:不让行、不注意观察交通、逆行、超速、闯红灯和非法占道。Yao, Lin等[16]划分最细致, 通过自行设计的异常骑行行为问卷,将异常骑行行为划分为五个维度共37项异常骑行行为。
任静等[6]将影响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危险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主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包括心理状况和自身素质。一般将驾驶者心理等同于行人违法心理,常划分为从众心理、侥幸心理、求快心理、畏惧心理、自大心理、离散心理等等。如邹庆茹[9]通过调查发现行人违章时往往具有以下5种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认知缺失、省能心理和集团心理。张磊[12]则将自行车骑行者心理特征总结为惧怕心理、超越心理、离散心理、从众心理和习惯心理。
在各种研究心理决策机制的理论中,TPB是最为广泛使用的[4]。张磊、邹庆茹、苑风霞[8,9,10]均使用了TPB来研究分析各种交通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TPB的3个主要变量,其中张磊等[8]探索性地在TPB经典模型中加入行为经验这一新的心理因素。邹庆茹则改进了以下两点:外在感知与违规行为的分类。
(2)二者关系研究
交叉口非机动车的危险行为与心理感知显著相关。国内外对非机动车的危险行为研究大多集中在年龄、性别、驾龄等的影响,如Bernhoft等[17]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城市中年龄较大的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70岁及以上的男性女性)的偏好和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40-49岁的人群进行了对比。Yao, Lin等[16-17] 发现拥有驾照的电动自行车驾驶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更小,且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发生事故。
此外还包括风险感知、安全态度等影响因素的研究。它们与危险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如董苓和Yao, Lin 等[3,16]均采用了李克特量表的形式,来调查驾驶者的风险感知程度和安全态度,然后再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得出各自对异常骑行行为的影响。根据董苓[3]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行为因素、个人不安全倾向、主观规范与碰撞风险感知存在一定的结构关系。行为因素或不安全倾向每提升1个单位,感知碰撞风险都会下降0.2个单位;主观规范每提升1个单位,感知碰撞风险就会提升0.41个单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