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园林路关键路口的交通渠化设计与信号配时优化文献综述

 2023-10-30 15:05:14

文献综述

1交叉口渠化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交通“肠梗阻”已不仅限于一线城市,它正逐渐蔓延至二三线中小型城市。大家在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时,也不得不面对堵车带来的烦恼。有些城市在早晚高峰让民警在路面进行管控,随时调节信号灯。最近网上还有爆料,一些地方开始让民警红灯时拉绳管理,但这些效果可想而知,既搞疲了警察,还解决不了拥堵问题,对于强闯红灯的行人更是难以管理。过量的车辆在原有老的平面交叉口通行,严重影响了交叉口的运行效率,降低了通行能力,对城市道路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进行渠化设计,充分考虑(1)路段的道路宽度、车行道宽度规划的合理性;(2)健全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中心线、护栏设施;(3)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合理利用每一个相位,达到交叉口最大交通流量;(5)车辆混行、行人横穿马路对交通通行的影响以及给自身带来危害。对比出最佳方案,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交通需求总量快速增长、出行时效性需求的提高。

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网络的瓶颈,是交通流集散的关键节点,在城市交叉口中占比很大,对城市交通起决定性作用。目前,城市交通管理部门重点对交叉路口的交通管理与组织手段进行时间与空间优化。时间优化主要针对过饱和交叉口,根据交叉路口的实际情况及交通流特性,对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进行优化,更进一步可对干线及整个路网的信号交叉口实现联动优化,实现路网整体最优;空间优化主要对交叉口的物理设施进行优化,如设置待行区域、进口道拓宽等等,从空间上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王卓君[2]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出发,提出了交叉路口组合优化思想,根据实时的交通流数据确定可变导向车道的实时功能,实现可变导向车道的自适应控制。这一方案解决了左转交通量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加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宋宝宝[4]针对中小城市平面十字型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组织秩序混乱现象,对混合交通流在道路交叉口互相干扰行驶进行分析研究,对道路交叉口现状交通进行渠化设计及信号配时优化,最后用仿真软件VISSIM进行论证。

在南通市上下班高峰期间,驾车通过园林路交叉路口的市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明明想要右拐,但却被前面直行的车辆堵在红灯跟前,无法通行,造成路口交通拥堵。实施路口渠化改造是在目前有限的路道中通过改造腾出一条专用道来,从而规范车辆和行人通过路口的运行轨迹,减少交通冲突点,使“交通流”能够像渠内的水流一样,顺着一定方向和路线,互不干扰地运行,从而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由于最近南通大学主校区大门前兴建地铁的因素,关闭了南大门,校外汽车进出只能从南通大学西门进出,这让原本就狭小的园林路南通大学西门交叉口,更是堵的水泄不通,必须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缓解这一现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交叉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始于美国[6]。从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为了适应二战后经济发展的需要,建成了全国公路网,并针对公路的规划、设计、修建、养护及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开始了道路通行能力方面的研究。许多国家继美国之后,均根据各国实情,专门组织研究队伍,进行实地调研交通流工作,制定出适合各国国情的通行能力手册。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的交通仿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VISSIM、TRRL、Param-ics、Integration、Transims、Watsim 等普及化程度都较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