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身体健康与营养保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保健食品行业逐渐开始发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对声明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及说明书建立审批制度。1996年卫生部制定并颁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保健食品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初期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发展几经起落。目前保健康食品行业逐渐形成规模,但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因此研究保健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我国对保健食品的监管,从1995年《食品卫生法》明确将保健食品纳入管理范畴起,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健食品监管逐渐进入法制化轨道。从保健食品具有法律地位的20余年来,我国保健食品监管制度不断发展,经历了多次较大的波动,目前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监管新环境,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本文将简述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及现存问题,通过梳理我国保健食品监管制度发展沿革,重点研究我国保健食品监管相关立法,对目前保健食品监管格局进行分析,对比监管制度的变革,考察制度实施的现状,讨论制度中仍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完善建议。
- 研究手段及方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和学习,吸取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精华,形成了自己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整理了我国历年监管制度相关条例和文章,归纳监管制度变革历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保健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
比较分析研究法:通过对比过去保健食品监管情况和目前保健食品监管情况,分析保健食品监管现状和问题,联系美国和日本保健食品监管的状况,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汲取适用于我国的相关经验,从而对我国的保健食品监管的完善建设提出建议。
规范分析研究法:通过保健食品监管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分析引入,进而对保健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理论结合实际,借鉴国外经验,试图提出完善意见。
- 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直接对保健食品监管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多数是从食品安全监管的角度进行分析。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杨建国教授和其学生盖琳琳在《食品安全监管的“碎片化”及其防治策略———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一文中指出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非结构性等特质,因此,食品安全监管必须强调统一性、协调性与整体性。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断变革调整,尽管已基本形成监管法律体系,但在实践中仍面临“碎片化”问题,成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此文建议在进行食品监管时,引入整体性治理的基本思路与理论框架,从而落实食品安全的善治目标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政治图景。马英娟教授在《走出多部门监管的困境—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中也强调了监管部门间的协调 合作重要性。肖艳辉、刘亮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行政监管组织法体系不健全、监管主体过多、行政监管权分配不合理以及对监管主体缺乏有力的责任约束机制等主要问题。
而有关保健食品监管的文章,例如《我国保健食品监管制度的发展沿革及其分析》,此文分析了我国保健食品监管制度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监管体制和职能的演变、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完善、允许申报功能的改革和批准文号的调整四个方面。研究过后并且了两点思考,分别是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和加强广告宣传。王钰等人在《我国保健食品的管理现状及法律思考》中提出,我国保健食品监管体系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重审批轻管理,检验环节缺乏统一规范,监管环节缺乏统一体制,夸大宣传保健功效等,由此建议完善法律体系,加大违法处罚的力度,确立统一监管体制。《浅谈新形势下保健食品注册发生的变革及有关注册申请的几点建议》中指出保健食品在注册申请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新政的相关要求提出了有关注册申请的几点建议。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